|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杆式泵的应用 | 第12页 |
| ·杆式泵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杆式泵的优化设计 | 第14-34页 |
| ·杆式泵简介 | 第14-15页 |
| ·杆式泵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杆式泵关键零部件的优化 | 第15-21页 |
| ·杆式泵应用中问题的分析 | 第15页 |
| ·新型座封装置的设计 | 第15-21页 |
| ·进油接头端面刺漏问题的解决 | 第21页 |
| ·泵阀参数的优化 | 第21-30页 |
| ·FLUENT 软件包概述 | 第21-23页 |
| ·基本守恒定律 | 第23-25页 |
| ·泵阀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泵阀流道的流场模拟 | 第26-30页 |
| ·泵筒强度的校核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杆式泵泵效的理论研究 | 第34-49页 |
| ·杆式泵泵效数学模型 | 第34-38页 |
| ·低渗透油田定向井柱塞冲程系数公式修正 | 第34-36页 |
| ·低渗透油田定向井泵充满系数公式修正 | 第36-37页 |
| ·低渗透油田定向井漏失系数公式修正 | 第37-38页 |
| ·杆式泵泵效优化模型 | 第38-39页 |
| ·杆式泵泵效优化模型求解 | 第38-39页 |
| ·杆式泵泵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8页 |
| ·地层供液量 | 第39-40页 |
| ·杆式泵泵径 | 第40-41页 |
| ·下泵深度 | 第41-42页 |
| ·泵沉没度 | 第42-43页 |
| ·抽油机冲程、冲次 | 第43-45页 |
| ·气油比 | 第45页 |
| ·杆式泵倾斜角度 | 第45-47页 |
| ·间抽系数 | 第47页 |
| ·抽油杆杆柱组合 | 第47-48页 |
| ·油井内结蜡、结垢、腐蚀 | 第48页 |
| ·抽油杆断杆及偏磨 | 第48页 |
| ·延长油田提高杆式泵泵效的措施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低渗透油田提高杆式泵泵效现场实施及效果评价 | 第49-57页 |
| ·试验采取的措施 | 第49-50页 |
| ·工作制度调节 | 第49页 |
| ·扶正器分布优化设计 | 第49页 |
| ·普通扶正器、短节扶正器、陶瓷扶正器的应用 | 第49-50页 |
| ·抽油杆万向导向器 | 第50页 |
| ·抽油杆柱组合优化设计 | 第50页 |
| ·低速电机的应用 | 第50页 |
| ·作业方案分类 | 第50-51页 |
| ·现场施工情况 | 第51页 |
| ·更换电机油井记录 | 第51页 |
| ·效果评价 | 第51-53页 |
| ·示功图分析 | 第51-52页 |
| ·泵效分析 | 第52页 |
| ·检泵周期分析 | 第52-53页 |
| ·杆式泵与管式泵采油效益分析 | 第53-56页 |
| ·对杆式泵的认识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结论 | 第57-5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详细摘要 | 第6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