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二章 超对称规范理论和超对称破缺 | 第17-49页 |
·超对称QCD的动力学 | 第17-37页 |
·超对称基础 | 第17-26页 |
·旋量的基础 | 第17-19页 |
·超代数和表示论 | 第19-21页 |
·超空间和超对称作用量 | 第21-25页 |
·全纯和超势的不重整定理 | 第25-26页 |
·超对称规范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超对称规范理论的经典和量子模空间 | 第28-35页 |
·超对称规范理论的塞伯格对偶 | 第35-37页 |
·’tHooft反常 | 第36-37页 |
·自由度检验 | 第37页 |
·超对称破缺 | 第37-49页 |
·超对称的自发破缺 | 第38-40页 |
·超对称的动力学破缺 | 第40-44页 |
·3-2模型 | 第42-43页 |
·ITIY模型 | 第43-44页 |
·ISS模型 | 第44-49页 |
第三章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 | 第49-59页 |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粒子的种类和命名 | 第49-50页 |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作用量和R-parity | 第50-52页 |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质量谱和重整化群方程 | 第52-59页 |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质量谱 | 第52-56页 |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重整化群方程 | 第56-59页 |
第四章 S-Confinement理论中的超对称破缺模型 | 第59-75页 |
·S-Confinement的定义和分类 | 第59-61页 |
·SU(N)群模型中的超对称破缺 | 第61-66页 |
·基本的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非手征理论的超对称破缺 | 第62-65页 |
·手征理论的超对称破缺 | 第65-66页 |
·SP(2N)群模型中的超对称破缺 | 第66-75页 |
·具体的模型 | 第66-70页 |
·Coleman-Weinberg势 | 第70-74页 |
·其他的S-Confinement理论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弯曲时空的超对称 | 第75-85页 |
·超引力的刚性极限 | 第75-78页 |
·弯曲时空的超对称破缺 | 第78-83页 |
·AdS时空中的Poloyni模型 | 第78-82页 |
·AdS中的ORaifeartaigh模型 | 第82-83页 |
·非正则的凯勒势 | 第83-85页 |
第六章 规范传递简介 | 第85-97页 |
·规范传递的分类 | 第85-89页 |
·规范传递的唯象和现状 | 第89-92页 |
·超空间的解析延拓 | 第92-97页 |
第七章 推广的规范传递中的Focus Point超对称 | 第97-117页 |
·Yukawa mediation中的Focus Point超对称 | 第99-106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99-100页 |
·解析得到Focus Point超对称 | 第100-102页 |
·共形压低 | 第102-106页 |
·Naturalness and Phenomenology | 第106-117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7-119页 |
附录A 附录 | 第119-131页 |
A.1 超对称分量的拉氏量和顶点 | 第119-122页 |
A.1.1 手征超场的相互作用 | 第119页 |
A.1.2 矢量场的相互作用 | 第119-120页 |
A.1.3 超对称的动能项 | 第120-121页 |
A.1.4 软破缺项 | 第121页 |
A.1.5 顶点的计算 | 第121-122页 |
A.2 Nelson-Seiberg定理 | 第122-123页 |
A.3 规范反常的计算 | 第123-124页 |
A.4 超对称的重整化群方程 | 第124-128页 |
A.4.1 超对称重整化群方程的一般形式 | 第124-128页 |
A.4.1.1 规范群为单群的重整化群方程 | 第124-127页 |
A.4.1.2 规范群为直乘积群的重整化群方程 | 第127-128页 |
A.5 最小超对称模型的单圈重整化群方程 | 第128-130页 |
A.6 Focus Point的公式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