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关于“不可靠叙述” | 第9-12页 |
(二) 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 | 第12-16页 |
一、亲近型不可靠叙述在舒比格作品中的表现 | 第16-26页 |
(一) 天真的陌生化 | 第16-19页 |
(二) 表面不可靠但隐喻层面真实 | 第19-23页 |
(三) 有限靠近规范 | 第23-26页 |
二、亲近型不可靠叙述的修辞效果 | 第26-34页 |
(一) 幽默 | 第26-29页 |
(二) 颠覆 | 第29-34页 |
三、亲近型不可靠叙述的主题指向 | 第34-41页 |
(一) 有意味的没有意思 | 第34-36页 |
(二) 哲学意味 | 第36-41页 |
四、亲近型不可靠叙述对读者心理的亲近 | 第41-48页 |
(一) 有限靠近规范对儿童心理的亲近 | 第41-45页 |
(二) 使读者对叙述者产生共情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