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解郁胶囊的药学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3-22页 |
1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第13-16页 |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 祖国医药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第16-18页 |
·抑郁症的中医归属 | 第16页 |
·抑郁症病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17页 |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药 | 第17-18页 |
3 桂枝解郁方的研究基础 | 第18-19页 |
·桂枝解郁方的中医药理论研究 | 第18页 |
·桂枝解郁方的现代药学研究 | 第18-19页 |
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9-2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89页 |
第一章 桂枝解郁方制剂工艺研究 | 第22-6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动物 | 第22页 |
·试药与试剂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2 药效学方法筛选桂枝解郁方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 第23-26页 |
·分组与给药 | 第24页 |
·悬尾实验 | 第24页 |
·强迫游泳实验 | 第2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4-25页 |
·结果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3 桂枝解郁方的提取与精制工艺优化研究 | 第26-41页 |
·白芍群药的水提工艺优化与醇沉工艺考察 | 第26-31页 |
·巴戟天、甘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31-41页 |
4 桂枝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 | 第41-49页 |
·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41-44页 |
·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 第44-49页 |
5 桂枝解郁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 | 第49-58页 |
·浓缩与干燥工艺考察 | 第49-50页 |
·辅料的选择 | 第50-56页 |
·胶囊规格的选择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6 桂枝解郁胶囊制剂工艺研究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二章 桂枝解郁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60-84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0页 |
·仪器 | 第60页 |
·材料 | 第60页 |
2 检查 | 第60-61页 |
·性状 | 第60页 |
·水分测定 | 第60-61页 |
·装量差异 | 第61页 |
·崩解时限 | 第61页 |
3 鉴别 | 第61-64页 |
·桂枝的鉴别 | 第61-62页 |
·巴戟天的鉴别 | 第62页 |
·白芍的鉴别 | 第62-63页 |
·甘草的鉴别 | 第63-64页 |
4 含量测定 | 第64-79页 |
·桂皮醛含量测定 | 第64-71页 |
·芍药苷含量测定 | 第71-79页 |
5 质量标准总结 | 第79-84页 |
·质量标准草案 | 第79-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第三章 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 第84-89页 |
1 加速试验 | 第84-86页 |
2 长期试验 | 第86-88页 |
3 小结 | 第88-89页 |
·加速试验 | 第88页 |
·室温留样观察 | 第88-89页 |
第三部分 结束语 | 第89-93页 |
1 制剂工艺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89-90页 |
2 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90页 |
3 稳定性研究的结果的分析 | 第90页 |
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90-92页 |
·本研究的特色 | 第90-91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1-92页 |
5 后记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