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页 |
·电动汽车车用驱动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 第9-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及其矢量控制 | 第12-28页 |
·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2-15页 |
·感应电动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3-14页 |
·三相感应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4-15页 |
·三相感应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5页 |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第15-17页 |
·矢量控制基本思想 | 第16-17页 |
·矢量控制的基本方程 | 第17页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第17-21页 |
·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电压空间矢量 | 第19-21页 |
·三相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仿真 | 第21-27页 |
·三相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建立 | 第21-24页 |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感应电机参数辨识研究 | 第28-37页 |
·感应电动机参数辨识方法 | 第28-29页 |
·基于最小二乘数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 | 第29-33页 |
·最小二乘法的递推算法 | 第29-31页 |
·车用感应电机参数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 | 第31页 |
·车用感应电机最小二乘算法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参数辨识仿真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7-49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7-38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8-41页 |
·油门、档位、钥匙给定输入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TMS320LF2407A最小系统组成 | 第39页 |
·通讯模块 | 第39-40页 |
·输出控制电路 | 第40页 |
·驱动电路 | 第40-41页 |
·辅助电路设计 | 第41-48页 |
·辅助电源的设计 | 第41-45页 |
·三相电流的检测 | 第45-46页 |
·温度检测电路 | 第46页 |
·保护电路 | 第46-47页 |
·速度检测电路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纯电动汽车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49-59页 |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49-51页 |
·电流检测 | 第51-52页 |
·速度检测 | 第52页 |
·转子磁链位置的计算 | 第52-53页 |
·数字PI调节器设计 | 第53-54页 |
·SVPWM软件的实现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66页 |
·实验平台 | 第59页 |
·感应电机控制器硬件系统 | 第59-61页 |
·IGBT死区测量 | 第61-62页 |
·SVPWM算法的验证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