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电致化学发光类型 | 第11-15页 |
·湮灭型电致化学发光机理 | 第11-12页 |
·共反应型电致化学发光机理 | 第12-14页 |
·其他材料电致化学发光机理 | 第14-15页 |
·金属氧化物的阴极发光 | 第14-15页 |
·其他新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 | 第15页 |
·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第15-19页 |
·有机体系 | 第15-17页 |
·无机体系 | 第17-19页 |
·常见的 Ru(bpy)_3~(2+)ECL 体系及其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Ru(bpy)_3~(2+)发光发现的简史 | 第19-20页 |
·常见的 Ru(bpy)_3~(2+)ECL 体系 | 第20-23页 |
·Ru(bpy)_3~(2+)/有机共反应物体系 | 第21-22页 |
·Ru(bpy)_3~(2+)/无机共反应物体系 | 第22-23页 |
·Ru(bpy)_3~(2+)ECL 体系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在无机物测定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在有机物测定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页 |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Ru(bpy)_3~(2+)ECL 展望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本文的创新性 | 第27-28页 |
第二章 Ru(bpy)_3~(2+)/Sn~(2+)新型共反应物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在 Sn~(2+)检测中的应用 | 第28-40页 |
摘要 | 第28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Ru(bpy)_3~(2+)/Sn~(2+)体系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的考察 | 第31-32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32-35页 |
·Ru(bpy)_3~(2+)/Sn~(2+)体系在 Sn~(2+)检测中的应用 | 第35-39页 |
·SnCl2储备液的稳定性 | 第35页 |
·缓冲液 pH 的影响 | 第35-36页 |
·工作电极的影响 | 第36-38页 |
·Ru(bpy)_3~(2+)浓度的选择 | 第38-39页 |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检测限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Ru(bpy)_3~(2+)/Sn~(2+)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用于 Hg2+检测的研究 | 第40-50页 |
摘要 | 第40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Hg~(2+)对 Ru(bpy)_3~(2+)/Sn~(2+)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猝灭 | 第42-43页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43-45页 |
·缓冲液 pH 的选择 | 第43-44页 |
·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4-45页 |
·Ru(bpy)_3~(2+)/Sn~(2+)体系对 Hg2+的检测 | 第45-47页 |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检测限 | 第45页 |
·选择性 | 第45-46页 |
·抗干扰性 | 第46-47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Ru(bpy)_3~(2+)/Sn~(2+)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用于硫离子检测的研究 | 第50-63页 |
摘要 | 第50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S2-对 Ru(bpy)_3~(2+)/Sn~(2+)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猝灭 | 第53-54页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4-56页 |
·缓冲液 pH 的选择 | 第54-55页 |
·SnCl_2浓度的选择 | 第55-56页 |
·响应时间的选择 | 第56页 |
·Ru(bpy)_3~(2+)/Sn~(2+)体系对硫离子的检测 | 第56-60页 |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检测限 | 第56-58页 |
·选择性 | 第58-59页 |
·抗干扰能力 | 第59-60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