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3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3-14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4页 |
·危机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相关法律依据 | 第15-17页 |
·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 | 第15-16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 | 第16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 | 第16-17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强制 | 第17页 |
·行政复议 | 第17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定义 | 第17-20页 |
·行政执法的定义 | 第17-18页 |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 第18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 | 第18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构 | 第18-19页 |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 | 第20-31页 |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情况 | 第20-23页 |
·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 第20-21页 |
·名牌产品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第21页 |
·加工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 第21-22页 |
·特种设备整体保持平稳安全态势 | 第22页 |
·质量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 第22-23页 |
·全社会关注质量的氛围正在形成 | 第23页 |
·天津市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现状 | 第23-26页 |
·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 第23-24页 |
·主动发现案源能力明显增强 | 第24页 |
·围绕民计民生行政执法的针对性不断增强 | 第24-25页 |
·整合执法资源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 | 第25-26页 |
·办理大案要案的能力不断增强 | 第26页 |
·天津市质监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26-31页 |
·质监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薄弱 | 第26-27页 |
·职能交叉 | 第27-28页 |
·质监执法工作的缺位 | 第28页 |
·执法监督不到位 | 第28-29页 |
·重实体轻程序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人员编制不合理 | 第31-32页 |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 第32-33页 |
·缺少严格规范的执法监督体系 | 第33-34页 |
·内部执法监督法规不完善 | 第33页 |
·外部执法监督缺乏制度保障 | 第33-34页 |
·其他影响行政执法工作的因素 | 第34-36页 |
·区域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 第34页 |
·行政相对人法制观念薄弱 | 第34-35页 |
·执法宣传力度不够 | 第35页 |
·程序规定不统一不规范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提高天津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对策 | 第36-50页 |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36-37页 |
·加大对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管理和监督力度 | 第36页 |
·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更新 | 第36-37页 |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 第37页 |
·规范质监系统行政执法权力运行 | 第37-39页 |
·清权厘权控权确保权责一致 | 第37-38页 |
·健全程序制度依法有序用权 | 第38页 |
·加大公开力度实现透明运行 | 第38-39页 |
·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 | 第39-45页 |
·深化与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 第39-40页 |
·开展形式多样的执法评查活动 | 第40页 |
·进一步加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工作 | 第40-43页 |
·学习借鉴兄弟局有益经验拓宽执法监督招法 | 第43页 |
·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监督网络 | 第43-45页 |
·改善天津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执法条件 | 第45-50页 |
·规范执法环境完善程序法 | 第45-46页 |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 第46页 |
·加强天津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的文化建设 | 第46-48页 |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质监执法制度 | 第48页 |
·依靠群众参与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