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新历史主义与沃尔夫的历史意识 | 第11-19页 |
(一) 新历史主义理论内涵 | 第11-13页 |
1 新的历史观 | 第11-12页 |
2 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 第12-13页 |
3 政治功能:颠覆与包容 | 第13页 |
(二) 美国南方作家的历史意识 | 第13-15页 |
(三) 沃尔夫作品中的历史意识 | 第15-19页 |
二 沃尔夫作品的新历史主义批评 | 第19-30页 |
(一) 瓦解的南方社会 | 第19-22页 |
1 家庭观念的瓦解 | 第19-20页 |
2 生产方式的瓦解 | 第20-22页 |
(二) 迷失的南方人 | 第22-26页 |
1 淑女的迷失 | 第22-24页 |
2 绅士的退化 | 第24-26页 |
(三) 历史缝隙中的边缘人 | 第26-30页 |
1 悲惨的黑人 | 第26-28页 |
2 贫苦的白人 | 第28-30页 |
三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沃尔夫作品的艺术特色 | 第30-37页 |
(一) 自传式的创作风格 | 第30-32页 |
(二) 感情激流构建起来的结构 | 第32-33页 |
(三) 不确定性的叙事特征 | 第33-35页 |
(四) 地域性与时间性相结合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