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下死点定位精度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冲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影响冲床下死点定位精度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冲床下死点定位精度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冲床下死点热补偿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冲床下死点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冲床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2 冲床主要部件热计算及热变形仿真分析 | 第21-36页 |
·冲床的主要热源及热变形机理 | 第21-22页 |
·冲床曲轴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22-26页 |
·冲床关键结构的热分析和计算 | 第26-29页 |
·关键结构的热载荷计算 | 第26-27页 |
·热边界条件的分析 | 第27-29页 |
·曲轴系统的 ANSYS 热分析仿真 | 第29-35页 |
·有限元基础介绍 | 第29-30页 |
·ANSYS 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30-32页 |
·曲轴系统 ANSYS 仿真与分析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下死点定位精度检测与补偿 | 第36-61页 |
·下死点精度检测与补偿总体方案设计 | 第36-37页 |
·下死点精度检测与轴温监测装置 | 第37-53页 |
·下死点检测装置设计 | 第37-45页 |
·曲轴轴温监测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采集系统设计 | 第46-53页 |
·下死点定位精度实验设计 | 第53-56页 |
·下死点误差动态热补偿模块设计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冲床下死点精度评价 | 第61-72页 |
·建立下死点精度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第61-65页 |
·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61-62页 |
·体系的建立方法 | 第62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62-65页 |
·确定系统模糊评价因素集和评价集 | 第65-6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65-66页 |
·确定评价体系因素集和评价集 | 第66页 |
·下死点精度评价 | 第66-71页 |
·构建比较矩阵并确定各因素权重 | 第66-70页 |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 | 第70页 |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