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1-17页 |
(一)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价值 | 第11-12页 |
(二) 所有权保留的性质 | 第12-17页 |
1、 物权行为附条件说 | 第12-13页 |
2、 债权行为附条件说 | 第13-14页 |
3、 双重所有权说 | 第14-15页 |
4、 部分所有权转移说 | 第15页 |
5、 担保物权说 | 第15-16页 |
6、 担保权益说 | 第16-17页 |
二、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一般考察 | 第17-29页 |
(一) 德国法 | 第17-20页 |
1、 立法规定 | 第17-18页 |
2、 德国法中所有权保留的类型 | 第18-19页 |
3、 德国消费者信贷交易中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特殊规定 | 第19-20页 |
(二) 日本法 | 第20-22页 |
1、 立法规定及相关解释 | 第20-21页 |
2、 集团所有权保留 | 第21-22页 |
(三) 法国法 | 第22-23页 |
(四) 美国法 | 第23-25页 |
(五) 台湾法 | 第25-27页 |
(六)国际贸易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的法律适用 | 第27-29页 |
三、 所有权保留制度中双方权利义务 | 第29-38页 |
(一) 买受人的期待权 | 第29-35页 |
1、 期待权的性质 | 第29-32页 |
2、 期待权的效力 | 第32页 |
3、 期待权的处分 | 第32-35页 |
(二) 出卖人的取回权 | 第35-38页 |
1、 取回权的性质 | 第35-37页 |
2、 取回权行使条件 | 第37-38页 |
四、 浅析我国《合同法解释三》中对所有权保留的规定 | 第38-47页 |
(一) 我国所有权保留的性质 | 第38-40页 |
(二) 我国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 | 第40-41页 |
(三) 我国所有权保留的设定 | 第41-43页 |
(四) 标的物的取回 | 第43-45页 |
1、 标的物取回的阻却情形 | 第43-44页 |
2、 诉讼中标的物取回与主张债权的冲突 | 第44-45页 |
(五) 标的物的回赎及再卖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