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折线索单元及节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空间网格结构与预应力钢结构 | 第10-13页 |
·空间网格结构 | 第10-12页 |
·预应力钢结构 | 第12-13页 |
·预应力钢结构的核心——拉索及其节点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连续折线索单元 | 第16-34页 |
·连续折线索单元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连续介质力学与非线性有限元 | 第17-22页 |
·连续介质力学 | 第17-21页 |
·非线性有限元 | 第21-22页 |
·连续折线索单元形式与基本假设 | 第22页 |
·连续折线索单元相关列式推导 | 第22-32页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2-30页 |
·单元质量矩阵与荷载列阵 | 第30-32页 |
·连续折线索单元的计算机实现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连续折线索单元在弦支穹顶中的应用 | 第34-54页 |
·弦支穹顶结构体系 | 第34-35页 |
·工程背景与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35-37页 |
·工程背景 | 第35-36页 |
·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结构静力分析 | 第37-41页 |
·预应力作用下结构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对称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结构稳定分析 | 第41-44页 |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第44-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连续折线索单元用于张拉自升攀达穹顶 | 第54-87页 |
·攀达结构体系 | 第54-59页 |
·攀达结构体系的原理与发展现状 | 第54-58页 |
·新式攀达体系——张拉自升技术 | 第58-59页 |
·工程背景与模型介绍 | 第59-63页 |
·模型几何分析 | 第63-65页 |
·张拉自升攀达体系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65-86页 |
·整体结构提升施工过程分析 | 第68-73页 |
·单片结构提升施工过程分析 | 第73-86页 |
·总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滑动式撑杆下节点研究 | 第87-98页 |
·弦支穹顶结构撑杆下节点形式与预应力张拉方法 | 第87-93页 |
·现有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施加方法 | 第89-90页 |
·现有弦支穹顶结构撑杆下节点形式 | 第90-92页 |
·现有工程实践遇到的问题 | 第92-93页 |
·新型滚动式张拉索节点的提出 | 第93-97页 |
·单体式新型滚动张拉索节点方案 | 第94-96页 |
·压板式新型滚动张拉索节点方案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第六章 滑动式撑杆下节点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 第98-129页 |
·滑动式撑杆下节点试验研究 | 第98-120页 |
·试验节点设计 | 第98-99页 |
·试验节点相似比与试验荷载确定 | 第99-101页 |
·试验节点理论验算 | 第101-106页 |
·试验加载装置与测量系统 | 第106-110页 |
·试验过程与结果 | 第110-120页 |
·滑动式撑杆下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120-128页 |
·模型建立与分析类型 | 第120-122页 |
·施加荷载的确定 | 第122-125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125-128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茌平体育馆弦支穹顶撑杆下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129-160页 |
·工程背景 | 第129-131页 |
·铸钢节点 | 第131-136页 |
·空间网格结构中的铸钢节点 | 第131-132页 |
·铸钢节点的特点 | 第132-133页 |
·铸钢节点的材料 | 第133-134页 |
·铸钢节点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4-136页 |
·节点实物有限元分析 | 第136-159页 |
·相关接触分析算法和有限元分析参数 | 第137-139页 |
·节点ZJ-3 | 第139-144页 |
·节点ZG3-1 | 第144-151页 |
·节点ZG6-3 | 第151-159页 |
·结论 | 第159-16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0-163页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160-16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页 |
·展望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2页 |
附录 | 第172-17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77-180页 |
致谢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