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第13-14页 |
·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 第14-15页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 | 第15-16页 |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概括及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7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页 |
·农村信息化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农村信息化内容和结构 | 第21页 |
·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马克思的人力资源思想 | 第22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23-25页 |
3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第25-38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第25-32页 |
·农村人口量大,具有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 | 第26-27页 |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 第27-29页 |
·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 | 第29页 |
·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 第29页 |
·农业技术人才短缺,流失严重 | 第29-30页 |
·农村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 | 第30-31页 |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途径多样化 | 第31-32页 |
·农村信息化发展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新的契机 | 第32-38页 |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农村信息化基础 | 第32-35页 |
·农村信息化发展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才能提供有力保障 | 第35-37页 |
·农村信息化发展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活力和积极性 | 第37-38页 |
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 第38-44页 |
·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 | 第38-39页 |
·农村人口密度低且居住分散 | 第38页 |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高质量教育资源稀少 | 第38页 |
·农村封闭性大且思想观念保守 | 第38-39页 |
·经济基础薄弱 | 第39页 |
·市场化加大农村人才流失,农村人力资源缩减 | 第39页 |
·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 第39-41页 |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现代科技水平能力有限 | 第39页 |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第39-40页 |
·农村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 第40页 |
·农村信息化人才缺乏,尤其是复合型信息化人才 | 第40页 |
·农村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未扩散 | 第40页 |
·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 | 第40-41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信息化的关系分析 | 第41-44页 |
·农村信息化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42页 |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 第42-44页 |
5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第44-52页 |
·重视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第44-48页 |
·人力资源开发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 | 第44页 |
·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 第44-46页 |
·加强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 第46-48页 |
·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化共享平台 | 第48-49页 |
·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力度 | 第49-50页 |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培养多层次人才 | 第49页 |
·建设农村人力资源网站 | 第49-50页 |
·提升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自我开发意识 | 第50页 |
·充分利用手机这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