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挖掘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挖掘机检测评价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4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2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虚拟仪器技术介绍 | 第14-16页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15页 |
·LabVIEW简介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信号分析处理方法 | 第18-30页 |
·信号时域分析 | 第18-21页 |
·信号时域统计分析 | 第18-20页 |
·信号自相关分析 | 第20-21页 |
·信号互相关分析 | 第21页 |
·信号频域分析 | 第21-24页 |
·信号频谱分析 | 第21-22页 |
·倒频谱分析 | 第22-23页 |
·频谱细化分析 | 第23-24页 |
·信号时频分析 | 第24-29页 |
·小波变换 | 第25-27页 |
·Hilbert-Huang变换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挖掘机检测评价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45页 |
·挖掘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30-32页 |
·基本结构 | 第30-31页 |
·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挖掘机检测评价综述 | 第32-35页 |
·检测评价概述 | 第32页 |
·挖掘机故障机理 | 第32-33页 |
·挖掘机动力系统故障分析 | 第33页 |
·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 第33-34页 |
·挖掘机电控系统故障分析 | 第34-35页 |
·挖掘机整机故障分析 | 第35页 |
·挖掘机检测评价系统总体方案 | 第35-44页 |
·总体方案概述 | 第36页 |
·检测参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相关硬件选择 | 第37-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柴油机性能检测评价研究 | 第45-62页 |
·柴油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5-47页 |
·柴油发动机结构 | 第45页 |
·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 第45-47页 |
·柴油机性能检测评价 | 第47-61页 |
·柴油机起动性能检测评价 | 第47-48页 |
·柴油机功率测试检测评价 | 第48-52页 |
·柴油机振动速度测试检测评价 | 第52-58页 |
·柴油机振动加速度测试评价研究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液压系统和传动系统检测评价研究 | 第62-76页 |
·挖掘机液压系统检测评价研究 | 第62-69页 |
·液压系统检测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液压系统检测参数的确定 | 第63-64页 |
·液压泵检测评价研究 | 第64-69页 |
·挖掘机机械传动系统检测评价研究 | 第69-74页 |
·机械传动系统检测评价方法 | 第69页 |
·减速机振动机理分析 | 第69-73页 |
·减速箱检测评价研究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挖掘机性能 | 第76-94页 |
·评价方法介绍 | 第76-78页 |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第76页 |
·遗传算法 | 第76-77页 |
·泛灰数学方法 | 第77页 |
·模糊数学方法 | 第77-78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简介 | 第78-81页 |
·模糊综合评判概念 | 第78-79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原理 | 第79-81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挖掘机性能 | 第81-92页 |
·挖掘机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81-82页 |
·挖掘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2-86页 |
·挖掘机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86-89页 |
·挖掘机模糊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附录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