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地区水晶屯金矿和中山沟金矿地质特征对比及矿床成因探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9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张宣幔枝构造 | 第19-26页 |
| ·区域地层 | 第20-22页 |
| ·区域构造 | 第22-23页 |
| ·区域褶皱构造 | 第22页 |
| ·区域断裂构造 | 第22-23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3-25页 |
| ·区域矿产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6-34页 |
| ·水晶屯金矿 | 第26-29页 |
| ·地层 | 第26页 |
| ·构造 | 第26-27页 |
| ·岩浆岩 | 第27页 |
| ·围岩蚀变 | 第27-29页 |
| ·中山沟金矿 | 第29-33页 |
| ·地层 | 第29-30页 |
| ·构造 | 第30-31页 |
| ·岩浆岩 | 第31-32页 |
| ·围岩蚀变 | 第32-33页 |
| ·矿区地质特征对比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4-41页 |
| ·水晶屯矿床 | 第34-38页 |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4-35页 |
| ·矿石矿物特征 | 第35-36页 |
| ·矿石类型 | 第36页 |
| ·水晶屯金矿成矿阶段划分 | 第36-38页 |
| ·中山沟矿床 | 第38-40页 |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8页 |
| ·矿石矿物特征 | 第38页 |
| ·矿石类型 | 第38-40页 |
| ·中山沟金矿成矿阶段划分 | 第40页 |
|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41-48页 |
| ·中山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41-43页 |
| ·硫、铅同位素特征 | 第41-42页 |
| ·氢、氧、碳同位素特征 | 第42-43页 |
| ·水晶屯金矿同位素特征 | 第43-46页 |
| ·硫、铅同位素特征 | 第43-45页 |
| ·碳、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45-46页 |
| ·同位素特征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 第六章 成矿作用分析 | 第48-58页 |
| ·地层含金性分析 | 第48页 |
| ·成矿时间 | 第48-49页 |
| ·岩浆控矿分析 | 第49-51页 |
| ·中山沟金矿岩浆控矿分析 | 第49-50页 |
| ·水晶屯金矿岩浆控矿分析 | 第50-51页 |
| ·构造控矿分析 | 第51-54页 |
| ·中山沟金矿构造控矿分析 | 第51-53页 |
| ·水晶屯金矿构造控矿分析 | 第53-54页 |
| ·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 ·存在问题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