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引言 | 第9页 |
·吡啶类配体在 Ullmann C-O 偶联反应中应用 | 第9-20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的历史 | 第10-11页 |
·Ullmann C-O 偶联反应的机理 | 第11页 |
·Ullmann C-O 偶联反应的发展 | 第11-19页 |
·结论 | 第19-20页 |
·吡啶类配体的其他性质 | 第20-26页 |
·吡啶系席夫碱类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性质 | 第20页 |
·吡啶系席夫碱类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0-22页 |
·吡啶系席夫碱类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展 | 第22-2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吡啶类配体的合成 | 第27-3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型号及测试条件 | 第28页 |
·实验配体的制备及实验方案 | 第28-34页 |
·1, 10-邻菲啰啉-5, 6-二酮的合成 | 第28-29页 |
·2, 3-二氨基-5-溴吡啶的合成 | 第29-30页 |
·1-乙酸-[1, 2, 3]苯并三氮唑的合成 | 第30-31页 |
·2, 3-二氨基-5-溴吡啶缩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 | 第31-32页 |
·2, 3-二氨基-5-溴吡啶缩邻香兰素席夫碱的合成 | 第32-33页 |
·对硝基邻苯二胺缩苯甲醛席夫碱的合成 | 第33页 |
·2-吡啶甲酸的合成 | 第33-34页 |
·配体的核磁氢谱表征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吡啶类配体配合物的性质 | 第37-69页 |
·实验试剂 | 第37-39页 |
·碘代苯的制备 | 第39页 |
·Ullmann C-O 交叉偶联反应 | 第39-58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配体的筛选 | 第40-42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催化剂铜的筛选 | 第42-44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碱的种类筛选 | 第44-45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溶剂的种类筛选 | 第45-47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温度的种类筛选 | 第47-48页 |
·Ullmann 偶联反应添加剂的种类筛选 | 第48-49页 |
·二芳基醚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产品的表征 | 第53-58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性能测试 | 第58-68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59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1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63-65页 |
·吡啶系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第65-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2页 |
附图 | 第82-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