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7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7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9-11页 |
| 2 中国儒道文化精髓概括 | 第11-17页 |
| ·中国儒家文化精髓 | 第11-14页 |
|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 第11页 |
| ·“贵人贱物”的人本观 | 第11-12页 |
| ·“反思自省”的自省观 | 第12-13页 |
| ·“克己复礼”的修养观 | 第13页 |
| ·“仁者爱人”的仁爱观 | 第13-14页 |
| ·中国道家文化精髓 | 第14-17页 |
| ·“上善若水”的处世观 | 第14-15页 |
| ·“复归于朴”的自然观 | 第15页 |
| ·“自然无为”的和谐观 | 第15-17页 |
| 3 现代心理卫生思想精髓概括 | 第17-20页 |
| ·心理卫生的发展和定义 | 第17页 |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7-19页 |
| ·心理卫生的方法 | 第19-20页 |
| 4 中国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总结 | 第20-28页 |
|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 第20-22页 |
| ·秉承立志有恒的信念 | 第20-21页 |
| ·日常内省完善自己 | 第21-22页 |
|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22-24页 |
| ·遵循“孝悌忠信”的道德标准 | 第22-23页 |
| ·遵循“乐群贵和”的处世之道 | 第23-24页 |
| ·如何健全心理卫生预防疾病 | 第24-25页 |
| ·保持平和淡泊的心态 | 第24-25页 |
| ·对心理疾病的预防 | 第25页 |
|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5-27页 |
| ·培养对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 | 第25-26页 |
| ·认可并接受生命发展的规律 | 第26-27页 |
|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 第27-28页 |
| 5 中国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 第28-31页 |
| ·中西心理卫生思想需要相互交融 | 第28页 |
|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结合 | 第28-29页 |
|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对当代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 | 第29-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7-39页 |
| 个人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