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依据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述 | 第15-21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17-21页 |
·巩固党在城市基层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 第17页 |
·缓和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的重要保证 | 第17-18页 |
·强化社区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 第18-19页 |
·建设文明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 第19-21页 |
3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情况 | 第21-29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 第21-22页 |
·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 第21页 |
·加强党和政府与社区居民的紧密联系 | 第21-22页 |
·得到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 第22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内容单一,方法简单 | 第22-23页 |
·居民缺乏认同感,参与意识淡薄 | 第23页 |
·工作缺乏针对性 | 第23-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构和能力不适应 | 第24-25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 第25-26页 |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欠缺相应的激励考评监督机制 | 第27页 |
·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到位 | 第27-28页 |
·社区管理体制存在根本性问题 | 第28-29页 |
4 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29-44页 |
·综合协调城市社区各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力 | 第29-33页 |
·党组织是领导力 | 第29-30页 |
·政府机构是执行力 | 第30-31页 |
·社区自治组织是参与力 | 第31页 |
·专兼队伍是战斗力 | 第31-32页 |
·物业公司是推动力 | 第32-33页 |
·综合协调成为凝聚力 | 第33页 |
·丰富拓展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33-37页 |
·集体主义教育 | 第34页 |
·民主法制教育 | 第34-35页 |
·公民道德教育 | 第35-36页 |
·爱国主义教育 | 第36页 |
·理想信念教育 | 第36页 |
·和谐社会教育 | 第36-37页 |
·维持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机制 | 第37-38页 |
·社会的投入 | 第37-38页 |
·政府的投入 | 第38页 |
·改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 第38-40页 |
·加强激励考评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完善物质保障机制 | 第39页 |
·健全选拔培训机制 | 第39-40页 |
·优化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外环境 | 第40-41页 |
·人文环境 | 第40-41页 |
·自然环境 | 第41页 |
·建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意识 | 第41-44页 |
·大众传媒载体 | 第42页 |
·社区活动载体 | 第42-43页 |
·管理载体 | 第43-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