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9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概述 | 第13-14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第14-16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物理粉碎法 | 第16-17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7页 |
·其他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超重力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19-21页 |
·超重力技术简介 | 第19页 |
·超重力制备超细粉体的应用 | 第19-20页 |
·超重力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20-21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表面化学改性 | 第22-24页 |
·微胶囊改性 | 第24页 |
·表面改性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25页 |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国内外生产应用现状 | 第25-27页 |
·国外生产应用现状 | 第25-26页 |
·国内生产应用现状 | 第26-27页 |
·选题背景及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选题背景 | 第27-2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 理论研究 | 第29-36页 |
·超细氢氧化镁制备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液相沉淀法中氢氧化镁晶体粒子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晶核的生成理论 | 第30页 |
·晶体的成长 | 第30-31页 |
·溶液活度积理论 | 第31页 |
·超细氢氧化镁改性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31-36页 |
·氢氧化镁晶型表面性质分析 | 第32-33页 |
·改性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的确定 | 第34-36页 |
3 直接沉淀法制备改性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36-53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工艺流程图及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测定方法与检测手段 | 第38-40页 |
·沉降性能的检测 | 第38页 |
·过滤性能的检测 | 第38-39页 |
·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 第39页 |
·工业氢氧化镁行业标准的检测 | 第39-40页 |
·实验方案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 第43-45页 |
·氢氧化镁工业标准的检测 | 第45-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超重力法制备改性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53-68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药品 | 第53-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工艺流程图及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测定方法与检测手段 | 第55-56页 |
·沉降性能的检测 | 第55页 |
·过滤性能的检测 | 第55-56页 |
·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 第56页 |
·工业氢氧化镁行业标准的检测 | 第56页 |
·实验方案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 第58页 |
·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 第58-60页 |
·对氢氧化镁工业标准的检测 | 第60-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第68-75页 |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原料试剂 | 第68页 |
·PP/Mg(OH)_2复合体系的制备 | 第68-69页 |
·氧指数(LOI)测试 | 第69页 |
·机械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4页 |
·氧指数分析 | 第70-72页 |
·机械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创新点 | 第76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