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文献法 | 第11页 |
| ·个案研究法 | 第11页 |
| ·案例研究法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发展慨况 | 第12-16页 |
| ·中国传统书籍发展与演变 | 第12页 |
| ·新旧交替的转变——五四运动 | 第12-13页 |
| ·民国书籍封面艺术繁荣兴盛 | 第13-14页 |
| ·民国书籍封面艺术稳步发展时期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视觉特点 | 第16-26页 |
| ·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图案化的美术字 | 第16-18页 |
| ·几何形的美术字 | 第18页 |
| ·美术字对书法字体的运用 | 第18-19页 |
| ·图案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 ·以绘画图案为主体的封面设计 | 第20-21页 |
| ·以摄影图片为主的封面设计 | 第21页 |
| ·以几何图案为主的封面设计 | 第21-23页 |
| ·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凝重古朴的色彩设计 | 第23页 |
| ·黑白为主的色彩设计 | 第23页 |
| ·对比鲜明的色彩设计 | 第23-24页 |
| ·书籍版式在封面设计中的特点 | 第24-26页 |
| ·传统风格的版式 | 第25页 |
| ·西方传统的封面版式 | 第25页 |
| ·中西结合的封面版式 | 第25页 |
| ·图文并茂的封面版式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成因 | 第26-36页 |
| ·社会原因 | 第26-29页 |
| ·社会制度的变革 | 第26页 |
| ·白话文的产生 | 第26-27页 |
| ·民国时期印刷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民国出版机构变革的影响 | 第28页 |
| ·图书受众群变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西学东渐”对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 第29页 |
| ·“新文化运动”对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民国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 第30-33页 |
| ·“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未来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32页 |
|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民国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文化底蕴 | 第36-41页 |
|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功能性 | 第36-37页 |
| ·对书籍的识别性 | 第36页 |
| ·为读者阅读而服务 | 第36-37页 |
|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 第37页 |
|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性 | 第37-39页 |
| ·艺术形式之美 | 第37-38页 |
| ·构成内容之美 | 第38页 |
| ·封面设计的意蕴之美 | 第38-39页 |
| ·中西书籍封面设计艺术精神比较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