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1ac标准的射频前端非理想性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WLAN简介 | 第11-12页 |
·WLAN标准演进 | 第12-13页 |
·WLAN市场趋势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介绍 | 第16-27页 |
·射频前端收发机结构 | 第16-19页 |
·超外差收发机 | 第16-17页 |
·直接变频收发机 | 第17-18页 |
·低中频收发机 | 第18-19页 |
·OFDM技术 | 第19-26页 |
·多径效应 | 第19-20页 |
·OFDM原理 | 第20页 |
·傅里叶变换和正交子载波 | 第20-23页 |
·导频 | 第23页 |
·保护间隔 | 第23-24页 |
·OFDM加窗 | 第24页 |
·OFDM数字基带结构 | 第24-25页 |
·物理层通信速率的计算 | 第25-26页 |
·WLAN收发机结构选择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射频前端非理想性模型 | 第27-43页 |
·非理想性的种类 | 第27页 |
·加性高斯白噪声 | 第27-28页 |
·正交失配 | 第28-33页 |
·频率无关的正交失配 | 第28-32页 |
·频率相关的IQ失配 | 第32-33页 |
·本振相位噪声 | 第33-37页 |
·相位噪声的频域模型 | 第33-34页 |
·相位噪声的时域模型 | 第34-35页 |
·相位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相位噪声对OFDM系统影响 | 第36-37页 |
·载波频率偏移 | 第37-40页 |
·载波频率偏移定义 | 第37-38页 |
·载波频率偏移对OFDM信号的影响 | 第38-40页 |
·PA非线性 | 第40-43页 |
·PA的建模 | 第40-42页 |
·PA非线性失真对OFDM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章 802.11AC收发机系统性能的仿真 | 第43-63页 |
·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43-45页 |
·EVM指标 | 第44-45页 |
·仿真的非理想项 | 第45-46页 |
·发射机非理想性仿真 | 第46-57页 |
·本振失配 | 第46-49页 |
·振荡器相位噪声 | 第49-51页 |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 | 第51-54页 |
·载波频率偏移 | 第54-56页 |
·发射机链路完全仿真 | 第56-57页 |
·接收机非理想性仿真 | 第57-60页 |
·线性度:IIP2和IIP347 | 第57-58页 |
·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失配 | 第58-59页 |
·接收机全链路的仿真 | 第59-60页 |
·仿真验证与总结 | 第60-63页 |
·仿真验证 | 第60页 |
·非理想性与星座图 | 第60-61页 |
·系统指标分配原则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系统级指标分配与设计实例 | 第63-73页 |
·系统级指标分配方法 | 第63页 |
·接收机系统级设计实例 | 第63-71页 |
·接收机灵敏度 | 第63-67页 |
·邻道/非邻道抑制 | 第67-69页 |
·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 第69-70页 |
·802.11ac接收机指标总结 | 第70-71页 |
·功率放大器设计实例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73页 |
·工作的不足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