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新型绿色催化剂Ag-Co/CNTs和Bi2O3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引言第14-18页
     ·绿色化学历史第14-15页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第15-18页
       ·原子经济学第15-16页
       ·溶剂的绿色化第16页
       ·原料和能源的绿色化第16-17页
       ·催化剂的绿色化第17-18页
   ·碳纳米管的性质、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8-23页
     ·碳纳米管的结构第18-19页
     ·碳纳米管的特征第19-20页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应用第20-23页
       ·金属/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第20-21页
       ·碳纳米管/陶瓷复合材料第21-22页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第22-23页
   ·氧化铋的性质、应用及研究现状第23-24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装置和表征手段第26-30页
   ·实验试剂与装置第26-28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7-28页
     ·气体第28页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第28-30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8页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8页
     ·X-射线衍射仪(XRD)第28-29页
     ·电化学工作站第29-30页
第三章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第30-48页
   ·引言第30-31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第31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纳米结构的表征第31-34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的TEM分析第31-32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的EDX分析第32-33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的XRD分析第33-34页
   ·电极电催化性能研究第34-40页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第34-36页
       ·实验方法第34-35页
       ·分析方法第35-36页
     ·不同实验条件对效率的影响第36-40页
       ·不同金属改性对选择性氧化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金属质量分数对选择性氧化效率的影响第37页
       ·不同金属原子比对选择性氧化效率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氧含量对苯酚选择性氧化的影响第38-39页
       ·改性电极对苯甲醇氧化合成性能的效率研究第39-40页
   ·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催化机理分析第40-46页
     ·不同因素的影响分析第40-43页
       ·不同苯酚浓度的影响第41页
       ·不同双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氧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扫描速度的影响第43页
     ·峰电流和扫描速度的关系第43-44页
     ·苯酚氧化合成中间产物及机理分析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第48-58页
   ·引言第48页
   ·氧化铋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8-50页
     ·滴涂法第48-49页
     ·电沉积法第49页
     ·水热法第49-50页
   ·氧化铋纳米颗粒的表征第50-53页
     ·Bi_2O_3纳米颗粒的SEM分析第50-51页
     ·Bi_2O_3纳米颗粒的EDX分析第51-52页
     ·Bi_2O_3纳米颗粒的XRD分析第52-53页
   ·氧化铋催化剂性能研究第53-57页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第53-55页
       ·实验方法第53-54页
       ·分析方法第54-55页
     ·不同方法制备的氧化铋的性能研究第55-57页
       ·不同方法制备的氧化铋的选择性氧化性能研究第55-56页
       ·不同水热法制备的氧化铋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结论第58-59页
   ·创新点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妇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型分析
下一篇:新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