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2-13页 |
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第13-15页 |
3 植物促生菌促生作用机制 | 第15-18页 |
·植物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5-16页 |
·空间与营养的竞争 | 第16-17页 |
·分泌铁载体 | 第17-18页 |
4 开发生物质能的迫切性 | 第18-21页 |
·生物质与生物能源 | 第18页 |
·能源作物 | 第18-19页 |
·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的特点 | 第20页 |
·我国生物质能研究的现状 | 第20-21页 |
5 PGPB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开发源植物甜高粱应用中的展望 | 第21-24页 |
研究部分 | 第24-58页 |
第一章 耐CD、AS、PB等重金属促生菌的筛选 | 第24-32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4-26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4-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Cd、Pb、As处理对不同植物组织中细菌菌落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革兰氏染色及形态分析 | 第27页 |
·重金属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第27-29页 |
·植物促生菌的16srDNA鉴定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二章 不同浓度的CD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2-40页 |
1 材料方法 | 第32-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浓度的Cd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浓度的Cd处理对甜高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浓度的Cd处理对甜高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浓度的Cd处理对甜高粱幼苗Cd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不同浓度Cd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浓度Cd对甜高粱幼苗叶绿素、脯氨酸及Cd吸收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植物促生菌对甜高粱幼苗CD毒害的影响 | 第40-48页 |
1 材料方法 | 第40-41页 |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Cd胁迫下植物促生菌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1-43页 |
·Cd胁迫下植物促生菌对甜高粱幼苗叶绿素、脯氨酸的影响 | 第43-44页 |
·Cd胁迫下植物促生菌对甜高粱幼苗含水量的影响 | 第44页 |
·Cd胁迫下植物促生菌对甜高粱幼苗Cd积累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页 |
4 结论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植物促生菌对ZN、CU、CD复合污染下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8-58页 |
1 材料方法 | 第48-49页 |
·供试材料 | 第48页 |
·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9页 |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PGPB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甜高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9-51页 |
·PGPB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甜高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 第51-53页 |
·PGPB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甜高粱幼苗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4 结论 | 第56-58页 |
全文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