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西部中生界储层地震综合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构造解释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概况 | 第14-21页 |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 第14-15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6-21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6-18页 |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开发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区地震资料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低幅度构造及前侏罗纪古地貌研究 | 第21-33页 |
·低幅度构造研究 | 第21-29页 |
·低幅度构造解释方法 | 第22-23页 |
·编制构造图 | 第23-28页 |
·低幅度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 第28-29页 |
·前侏罗纪古地貌研究 | 第29-33页 |
·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特征 | 第29-31页 |
·古地貌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储层预测研究 | 第33-61页 |
·储层砂体厚度预测 | 第33-57页 |
·地震相分析及波形特征归纳 | 第33-41页 |
·地震反演 | 第41-47页 |
·主要勘探目的层储层砂体厚度及展布 | 第47-57页 |
·岩性油藏控制因素 | 第57页 |
·储层含油性预测研究 | 第57-61页 |
·谱分解技术 | 第57-58页 |
·吸收衰减技术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综合评价 | 第61-72页 |
·综合评价依据 | 第61-62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2-72页 |
·长9_1综合评价 | 第63-65页 |
·长8_2综合评价 | 第65-68页 |
·长7_3综合评价 | 第68-69页 |
·长7_2综合评价 | 第69-7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