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古太白的诗评观解析及诗歌批评的量化研究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外文摘要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伊本·古太白的诗歌批评观点 | 第10-23页 |
| 第一节 伊本·古太白生平简介 | 第10页 |
| 第二节 《诗与诗人》简介 | 第10-11页 |
| 第三节 伊本·古太白诗评的进步性 | 第11-21页 |
| 1. 观点一:诗歌批评应考量作品本身 | 第11-13页 |
| 2. 观点二:诗歌批评应字句和意义并重 | 第13-19页 |
| 3. 观点三:创作动机会影响诗歌优劣 | 第19-21页 |
| 第四节 伊本·古太白诗评的局限性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诗歌批评量化的可行性研究 | 第23-27页 |
| 第一节 量化的动机 | 第23页 |
| 第二节 量化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 第三节 量化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 1. 概述 | 第25页 |
| 2. 层次分析法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诗歌批评量化的过程研究 | 第27-31页 |
| 第一节 建立层次化的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确定对指标的倾向性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诗歌优劣的量化评价 | 第29-30页 |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诗歌批评量化的有效性研究和示例 | 第31-37页 |
| 第一节 有效性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量化诗评的一个简单示例 | 第32-37页 |
| 结语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