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农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对太仓、楚雄和玉溪三种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9-14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9-12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4-15页
     ·研究的思路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6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相关理论简述第17-2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7页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第17-18页
   ·补充医疗保险相关理论第18-19页
   ·制度模式相关理论第19-21页
3 我国农村对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第21-26页
   ·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第21页
   ·建立大病补充医疗的合理性分析第21-23页
     ·符合保险法则,更好地体现风险分担原则第21-22页
     ·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进一步体现国家福利性第22页
     ·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充分体现尊重人权第22-23页
   ·建立农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分析第23-24页
     ·大病医疗费用高,农民可支配收入低第23-24页
     ·新农合门槛高,报销比例低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4 我国农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理性选择第26-42页
   ·三种制度模式实践第26-33页
     ·太仓模式第26-28页
       ·重新规划社会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医疗待遇第26-27页
       ·利用医疗保险结余基金,建立城乡医疗保障第二层次第27-28页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商业保险公司和医疗部门双赢第28页
       ·加强管理、细化服务,提高经办机构工作效率及群众满意度第28页
     ·楚雄模式第28-30页
       ·深入调研、精心测算,确定缴费额度和报销比例第29页
       ·自愿参保、加强宣传,实现州级统筹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第29-30页
       ·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发挥商业保险公司专业优势第30页
     ·玉溪模式第30-33页
       ·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放大保障效应第31页
       ·农民无需缴费,实现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第31-32页
       ·扩充门诊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病种,实现特殊病区别管理第32页
       ·利用现有管理机构和资源,方便看病农民及时报销补偿第32-33页
   ·三种模式比较分析第33-39页
     ·地理经济环境的比较第33-34页
     ·覆盖范围的比较第34-35页
     ·资金筹集的比较第35-36页
     ·报销比例的比较第36-38页
     ·运营管理的比较第38页
     ·风险因素的比较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2页
     ·公平性问题第39-40页
     ·资金筹集问题第40页
     ·运营管理问题第40-41页
     ·补充医疗保险定位问题第41-42页
5 构建我国农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第42-44页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第42页
   ·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第42页
   ·实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有效衔接第42-43页
   ·完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相关配套政策第43-4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A第48-50页
附录B第50-53页
附录C第53-5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评估研究--以某区调查资料为例
下一篇:社区居家养老中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研究--以城市空巢老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