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前的刘备形象 | 第11-29页 |
第一节 历史典籍中的刘备形象 | 第11-17页 |
一、智慧与胆识并存的“枭雄” | 第11-13页 |
二、既有情又无义 | 第13-15页 |
三、儒雅与狂躁霸道的合一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文人视野中的刘备形象 | 第17-23页 |
一、文人笔记中的刘备形象 | 第17-20页 |
二、唐宋诗歌中的刘备形象 | 第20-23页 |
第三节 民间创作中的刘备形象 | 第23-29页 |
一、《三国志平话》中的刘备形象 | 第24-26页 |
二、元杂剧中的刘备形象 | 第26-29页 |
第二章 《三国演义》对刘备形象的重塑 | 第29-43页 |
第一节《三国志通俗演义》与刘备形象的定型 | 第29-36页 |
一、强化了刘备“仁慈宽厚”的性格特征 | 第29-32页 |
二、突出了刘备的敬贤爱士和知人善任 | 第32-34页 |
三、“枭雄”性格的弱化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毛评本对刘备形象的重塑 | 第36-43页 |
一、毛评本中刘备形象的变化 | 第37-40页 |
二、刘备形象演变的原因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刘备形象的现代传播与接受 | 第43-55页 |
第一节 新、旧版电视剧中刘备形象的差异 | 第43-51页 |
第二节 《赤壁》中的刘备形象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