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的热损伤机理及可磨削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石材锯磨机理的研究 | 第9页 |
·岩石微裂隙研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温度载荷下花岗岩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内容 | 第11-14页 |
·存在问题及思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花岗岩微损伤结构量化 | 第14-26页 |
·体视学与花岗岩微损伤分析 | 第14页 |
·基本的体视学关系 | 第14-16页 |
·微观结构体包含的基本单元 | 第14-15页 |
·微裂隙二维图像参数 | 第15-16页 |
·花岗岩损伤观察实验 | 第16-18页 |
·微观结构的观测方法 | 第16-17页 |
·样品制备 | 第17页 |
·SEM 图像采集 | 第17-18页 |
·基于区域生长法的岩石微观结构分割 | 第18-24页 |
·裂隙识别 | 第19页 |
·颗粒边界和形状的识别 | 第19页 |
·微裂隙图像灰度图表示 | 第19-20页 |
·图像增强 | 第20页 |
·图像分割 | 第20-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热载花岗岩物理性能变化实验 | 第26-42页 |
·花岗岩成因 | 第26-27页 |
·热载差异实验 | 第27-30页 |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单轴压缩试验 | 第30-39页 |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方案 | 第3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9页 |
·花岗岩热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热载花岗岩的平面磨削实验研究 | 第42-56页 |
·平面磨削性能衡量指标 | 第42-44页 |
·比磨削能 | 第42-43页 |
·磨削力 | 第43页 |
·比磨削力 | 第43页 |
·去除率 | 第43-44页 |
·砂轮耐用度 | 第44页 |
·平面磨削实验 | 第44-55页 |
·实验设备和方案 | 第44-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