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页 |
·复合纳米材料 | 第10-15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11页 |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1-14页 |
·复合粒子的应用 | 第14-15页 |
·无机中空纳米材料 | 第15-20页 |
·硬模板法 | 第16-19页 |
·软模板法 | 第19页 |
·无模板法 | 第19页 |
·中空材料的应用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单分散 Au/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表面带[AuCl_4]~-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23页 |
·Au/PS 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23页 |
·Au/PS 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 | 第23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不同功能单体对制备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24-25页 |
·聚苯乙烯微球及 Au/PS 复合微球的合成 | 第25页 |
·不同 HAuCl_4量对制备 Au/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不同 AIBA 量对制备 Au/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27页 |
·不同 NaBH_4量对制备 Au/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27-28页 |
·XPS 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Au/PS 复合微球的 SERS 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Au/PS 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 | 第30-32页 |
·本章结论 | 第32-33页 |
第3章 单分散 Pd/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功能化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34页 |
·Pd/PS 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34页 |
·Pd /PS 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 | 第34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聚苯乙烯微球及 Pd/PS 复合微球的合成 | 第35-36页 |
·不同 MAA 量对制备 Pd/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 PVP 量对制备 Pd/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 AIBN 量对制备 Pd/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 PdCl_2量对制备 Pd/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39页 |
·PdCl_2滴速对制备 Pd/PS 复合微球的影响 | 第39-41页 |
·XPS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Pd/PS 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 | 第41-42页 |
·本章结论 | 第42-44页 |
第4章 以二氧化硅中空微球为载体,一种用于检测、分离富集汞离子的高选择性传感器的制备 | 第44-56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45页 |
·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 | 第45-46页 |
·传感器 sensor3 的合成 | 第46-47页 |
·传感器 sensor2 的合成 | 第47页 |
·中空传感器 sensor1 的合成 | 第47页 |
·不同金属离子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不同变量对制备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影响 | 第48-49页 |
·高选择性传感器 3 的制备 | 第49-50页 |
·传感器 sensor3 与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第50页 |
·中空传感器 sensor1 的制备 | 第50-51页 |
·中空传感器 sensor1 检测、吸附和分离富集汞离子 | 第51-53页 |
·pH 对中空传感器 sensor1 分离富集汞离子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重金属对中空传感器 sensor1 分离富集汞离子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结论 | 第55-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附录 B(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奖励)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