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文献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5-16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2. 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理论及内涵 | 第17-21页 |
·顺周期性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Fisher的“负债—通缩”理论 | 第17-18页 |
·金融加速器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加速器理论发展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内涵界定 | 第20-21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 | 第21-38页 |
·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现状 | 第21-25页 |
·外部环境——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发展 | 第21-22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 | 第22-23页 |
·内部环境——资本充足率的改善 | 第23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回顾 | 第23-25页 |
·顺周期性的成因及传导机制 | 第25-33页 |
·巴塞尔协议一所带来的顺周期性 | 第25-26页 |
·巴塞尔协议二所带来的顺周期性 | 第26-27页 |
·巴塞尔协议二下的顺周期性传导机制分析 | 第27-31页 |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的顺周期性 | 第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集体制度顺周期性现状 | 第31-33页 |
·关于13家上市银行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分析 | 第33-38页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3-35页 |
·数据与分析 | 第35-36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6-38页 |
4. 顺周期性的缓解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第38-52页 |
·风险权数计量模型的细节修改 | 第39-41页 |
·缓解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 | 第41-42页 |
·引入逆周期资本缓冲 | 第42-45页 |
·宏观审慎框架的构建 | 第45-52页 |
·传统微观审慎的不足 | 第45-47页 |
·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