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目录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19页 |
2. 影子银行概述 | 第19-31页 |
·影子银行的界定 | 第19-20页 |
·影子银行的综述 | 第20-23页 |
·影子银行存在的本质 | 第20-21页 |
·影子银行与危机的关系及其监管 | 第21-23页 |
·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 第23页 |
·影子银行的发展历史 | 第23-27页 |
·影子银行的特点 | 第27-31页 |
3.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 第31-42页 |
·银行理财产品 | 第31-33页 |
·其他影子银行产品 | 第33-37页 |
·我国影子银行总规模及发展的原因 | 第37-39页 |
·中外影子银行的不同点 | 第39-42页 |
4.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及其实证分析 | 第42-53页 |
·作用机制 | 第42-47页 |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 | 第42-43页 |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 第43-46页 |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变量选取及说明 | 第47-48页 |
·平稳性检验及模型估计 | 第48-50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影子银行对M2、CR和CPI的冲击响应 | 第50-51页 |
·M2、CR和CPI对影子银行的冲击响应 | 第51-53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3-57页 |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建议 | 第53-54页 |
·针对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应对措施 | 第54-56页 |
·影子银行的未来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