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勘测与设计论文--地质勘测及试验论文

港口工程软岩嵌岩群桩基础竖向承载性状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红层软岩特性概述第9-10页
     ·红层软岩的界定第9页
     ·我国红层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简介[4]第9-10页
     ·红层软岩基本特征第10页
   ·软岩工程性质研究现状第10-14页
     ·软岩的分类第10-12页
     ·“饱水-风干”水-岩循环作用对软岩承载性状的影响第12-13页
     ·软岩基岩强度第13-14页
     ·软岩变形特性概述第14页
   ·嵌岩桩基础的应用发展第14-15页
   ·软岩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群桩基础研究现状第15-22页
     ·软岩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总体研究水平第15页
     ·软岩大直径嵌岩灌注单桩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软岩大直径嵌岩灌注群桩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问题的提出第22-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
   ·论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23-24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软岩嵌岩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第26-43页
   ·概述第26页
   ·大直径软岩嵌岩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第26-39页
     ·软岩嵌岩桩承载机理第26-27页
     ·软岩嵌岩桩侧阻力工作微观机理第27-28页
     ·软岩嵌岩桩端阻力工作机理第28-30页
     ·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法第30-31页
     ·“桩—软岩”界面改进的荷载传递函数第31-36页
     ·软岩桩端荷载传递函数第36-38页
     ·荷载传递法的求解方法第38-39页
   ·工程实例分析第39-41页
     ·工程概况第39页
     ·荷载传递法计算参数的选取第39-40页
     ·计算结果对比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软岩嵌岩桩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第43-52页
   ·概述第43页
   ·ABAQUS 软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51]第43-44页
   ·桩、岩体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第44页
   ·基于 ABAQUS 的“桩—软岩”界面摩擦子程序第44-51页
     ·概述第44-46页
     ·“荷载传递—有限元”联合模型第46-47页
     ·对联合模型的理论验证第47-49页
     ·联合模型的工程实例验证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第52-89页
   ·分析的目的第52页
   ·软岩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第52-55页
     ·软岩室内三轴抗压试验第52-53页
     ·软岩岩体宏观变形及强度参数的计算第53-55页
   ·软岩群桩承载性状的表达方式第55-56页
     ·软岩群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第55页
     ·群桩宏观承载性状趋势分析的主要曲线第55-56页
   ·有限元几何模型及计算方案设计第56-60页
     ·群桩分析几何模型设计第56-58页
     ·群桩有限元分析方案设计第58-60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60-87页
     ·嵌岩深度对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第60-70页
     ·桩径对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第70-73页
     ·桩距对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第73-80页
     ·混凝土强度对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第80-81页
     ·岩性劣化对软岩嵌岩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第81-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软岩嵌岩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第89-100页
   ·概述第89-90页
     ·软岩嵌岩群桩基础的特点第89页
     ·软岩嵌岩群桩沉降的特征第89页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89-90页
   ·混合法的理论基础第90-93页
     ·基本假定第90页
     ·混合法的基本思路第90-91页
     ·软岩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法第91页
     ·Mindlin 位移解的应用第91-93页
   ·混合法的求解步骤第93-95页
     ·单桩分析第93页
     ·“桩—桩”相互作用分析第93-95页
   ·实例分析第95-99页
     ·混合法与有限元方法的比较第97-98页
     ·混合法、有限元法与分层总和法的相互比较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6页
   ·结论第100-104页
     ·大直径软岩嵌岩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第100-101页
     ·软岩嵌岩桩基础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第101页
     ·软岩嵌岩群桩基础承载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第101-102页
     ·“水—岩”作用对承载性状的影响第102页
     ·软岩嵌岩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第102页
     ·刚性高承台软岩嵌岩群桩基础承载机理第102-103页
     ·软岩嵌岩群桩的定义第103-104页
     ·对刚性承台软岩嵌岩群桩基础设计的建议第104页
   ·展望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附录 A:基于改进荷载传递函数的 ABAQUS 摩擦模型子程序第110-112页
附录 B:基于改进荷载传递函数的单桩荷载传递法计算代码第112-116页
附录 C:软岩嵌岩群桩沉降计算混合法代码第116-12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
下一篇:竖向预应力应用于梁桥抗剪的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