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第一章 国内外芒果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 芒果采后真菌病害及其病原菌研究 | 第11-12页 |
2 芒果采后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物理防治 | 第12-13页 |
·化学防治 | 第13-14页 |
·生物防治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鉴定方法 | 第16-18页 |
1 传统的真菌鉴定方法 | 第16-17页 |
2 rDNA-ITS序列分析用于病原真菌鉴定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19-67页 |
第一章 海南芒果潜伏侵染真菌及采后病原真菌的调查与鉴定 | 第19-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材料 | 第19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9页 |
·酶和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使用仪器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4页 |
·采后真菌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 | 第19-20页 |
·潜伏侵染真菌种类调查及分离 | 第20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20页 |
·病原菌形态鉴定 | 第20-21页 |
·病原菌分子鉴定 | 第21-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50页 |
·果实采后病害调查结果 | 第24页 |
·芒果潜伏侵染真菌种类调查 | 第24-25页 |
·主要采后病原真菌及潜伏真菌的鉴定 | 第25-50页 |
3 结论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第二章 芒果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55-60页 |
1 材料方法 | 第55-56页 |
·材料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56页 |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5页 |
·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5-56页 |
·营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致死温度和时间测定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温度对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6-57页 |
·pH值对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7页 |
·碳源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7页 |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的结果 | 第57-58页 |
·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的结果 | 第58页 |
·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粉红单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杀菌剂筛选 | 第60-67页 |
1 材料方法 | 第60-62页 |
·材料 | 第60-61页 |
·方法 | 第61-62页 |
·粉红单端孢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61-62页 |
·粉红单端孢室内药剂筛选 | 第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粉红单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62-64页 |
·粉红单端孢室内药剂筛选 | 第64-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全文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资助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