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绪论 | 第8-11页 |
·周公的人本思想 | 第8-10页 |
·周公的人物背景 | 第10-11页 |
2.周公的德治思想 | 第11-22页 |
·以德配天的思想 | 第11-16页 |
·“以德配天”说的提出 | 第11-12页 |
·“以德配天”思想的内涵 | 第12-15页 |
·“以德配天”思想的深远意义 | 第15-16页 |
·敬德保民的思想 | 第16-18页 |
·明德慎罚思想 | 第18-19页 |
·周公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19-22页 |
3.周公的治国思想 | 第22-28页 |
·东征平叛 | 第22页 |
·营建洛邑 | 第22页 |
·分封诸侯 | 第22-23页 |
·周公“和”的思想 | 第23-26页 |
·周公治国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26-28页 |
4.周公的教育思想 | 第28-33页 |
·师保之教 | 第28-30页 |
·勤勉与政务的教育 | 第28页 |
·“体恤下民,力戒贪逸”的教育 | 第28-29页 |
·谨言慎行,克己自谦”的教育 | 第29页 |
·“官人之法”的传授 | 第29-30页 |
·“六艺”教育的开展及周公对“六艺”、“六经”的贡献 | 第30-31页 |
·周公教育思想与当代人力资源管理 | 第31-33页 |
5.周公制礼作乐 | 第33-37页 |
·礼乐释义 | 第33-34页 |
·周公对于礼乐的贡献 | 第34-35页 |
·周公的伦理宗教思想 | 第35页 |
·周公礼乐思想的当代人阅读 | 第35-37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37-39页 |
·周公教化思想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37页 |
·周公教化思想研究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