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基本理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概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概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一、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有利于实现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 | 第13-14页 |
二、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能有效指引市场行为,规避市场风险 | 第14-15页 |
三、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有利于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 | 第15-16页 |
四、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有利于优化上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 第16页 |
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规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与主板市场退市制度比较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问题 | 第18-23页 |
一、 未实现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对应 | 第19页 |
二、 退市制度中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亟需完善 | 第19-21页 |
(一)数量标准不够全面 | 第20页 |
(二)数量标准易于规避 | 第20-21页 |
(三)质量标准规范覆盖范围小 | 第21页 |
(四)质量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 第21页 |
三、 缺乏对退市企业及有关责任方的问责惩戒制度 | 第21-22页 |
四、 退市企业救济措施设计有待完善 | 第22页 |
五、 退市渠道不完善,无法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 | 第23-27页 |
第一节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退市制度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香港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英国 AIM 市场退市制度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日本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 | 第2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建议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完善退市制度的必要性,以万福生科造假为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退市标准应与上市标准相对应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实现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相协调 | 第29-33页 |
一、 扩大数量标准范围,完善退市标准体系 | 第29-30页 |
二、 采取量化指标,通过数量标准严格执行退市 | 第30-31页 |
三、 扩大质量标准的范围,实现与数量标准的互补 | 第31-33页 |
四、 明确质量标准具体内容,便于执行及发挥作用 | 第33页 |
第四节 健全退市责任公平分配机制 | 第33-34页 |
第五节 完善退市企业救济途径 | 第34-35页 |
第六节 拓宽退出通道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