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对村民自治典型事件中所折射出的村民法治意识及其对村民自治影响的理论思考 | 第10-21页 |
(一) 以“包头村民划等风波”和“乌坎事件”为例认识村民法治意识 | 第10-14页 |
1. 事件回顾与分析 | 第10-11页 |
2. 村民法治意识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11-14页 |
(二) 村民法治意识与村民自治 | 第14-19页 |
1. 村民法治意识对村民自治运行的影响 | 第14-17页 |
2. 村民法治意识对村民自治行为的指导 | 第17-19页 |
(三) 村民法治意识对我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二、村民自治进程中村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1-31页 |
(一) 村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1. 村民法治意识积极方面的表现 | 第21页 |
2. 当前村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第21-25页 |
(二) 村民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1. 传统历史文化和政治统治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城乡二元体制负面影响 | 第27-28页 |
4. 农村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 第28-29页 |
5. 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影响 | 第29页 |
6. 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三、村民自治发展进程中培育提升村民法治意识的对策思考 | 第31-42页 |
(一) 促进农村经济政治自治制度的现代化发展 | 第31-33页 |
1. 努力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 第31页 |
2.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村民平等享有各项权利 | 第31-32页 |
3.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 第32-33页 |
(二) 完善农村法制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 第33-36页 |
1. 完善立法,让法律真正进入村民生活 | 第33-34页 |
2. 规范纠正农村行政执法工作,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治形象 | 第34页 |
3. 司法有效深入乡村,加强权利的法律保障和救济 | 第34-35页 |
4. 健全农村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制,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 第35-36页 |
(三) 深入普法,努力营造农村良好的法治自治文化氛围 | 第36-39页 |
1. 转变落后观念与偏见,相信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智慧 | 第36-37页 |
2.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打好普法的文化基础 | 第37页 |
3. 加强农村普法工作,拓宽村民接受法律的途径,形成特色普法 | 第37-39页 |
(四) 国外自治团体个体法治意识与法治文化资源的借鉴与超越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