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的内容、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创新方面 | 第13页 |
| ·研究的不足方面 | 第13-14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概念 | 第14页 |
| ·特点 | 第14-15页 |
| ·作用 | 第15页 |
|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 ·利益驱动理论 | 第15页 |
| ·博弈理论 | 第15-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6页 |
|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 ·简要述评 | 第17-18页 |
| 第3章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概况 | 第18-19页 |
| ·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 ·组织发展概况 | 第19页 |
| ·主要发展模式 | 第19-20页 |
| ·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 ·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 第21页 |
| ·内部管理较为松散 | 第21页 |
| ·设立和登记不规范 | 第21-22页 |
| ·农户参与意愿不强 | 第22-23页 |
| 第4章 漳州市三五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 ·三五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 ·人口资源状况与产业发展沿革 | 第23-24页 |
| ·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支撑 | 第24-25页 |
| ·三五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25-30页 |
| ·创办概况 | 第25-26页 |
| ·组织架构 | 第26-27页 |
| ·运行机制 | 第27-28页 |
| ·主要成效 | 第28-30页 |
| 第5章 漳州市三五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 | 第30-38页 |
| ·发展模式选择的 SWOT 分析 | 第30-33页 |
| ·优势 S(strength) | 第30-31页 |
| ·劣势 W(weakness) | 第31页 |
| ·机会 O(opportunity) | 第31-32页 |
| ·威胁 T(threat) | 第32-33页 |
| ·农民意愿的分析 | 第33-36页 |
| ·农民参与意愿的分析 | 第33-34页 |
| ·带动农民收入情况的分析 | 第34-35页 |
| ·农民参与的博弈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 ·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36-38页 |
| ·模式类型分析 | 第36-37页 |
| ·三五村的模式选择 | 第37-38页 |
| 第6章 漳州市三五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启示 | 第38-44页 |
|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 | 第38-40页 |
| ·宏观政策层面的扶持 | 第38-39页 |
| ·财税金融层面的扶持 | 第39页 |
| ·产销服务层面的扶持 | 第39-40页 |
| ·政府的培育与引领是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 | 第40-41页 |
| ·注重典型培育 | 第40页 |
| ·注重政府引领 | 第40-41页 |
| ·坚持农民主体是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41-42页 |
| ·维护农户主体地位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 第41页 |
| ·尊重农民选择意愿是组织发展的根本 | 第41-42页 |
| ·发展中规范是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42页 |
| ·相关配套改革是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42-44页 |
| ·调整完善产权结构 | 第42页 |
|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42-4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情况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