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热分析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 ·常用散热手段及热设计技术新进展 | 第13-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电路组件温度场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第18-43页 |
| ·温度场仿真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 ·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 ·数值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 第19页 |
|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复杂元器件的传统建模方法 | 第21-25页 |
| ·详细建模法 | 第21页 |
| ·集总参数法 | 第21-23页 |
| ·Zoom-in 建模法 | 第23-25页 |
| ·基于修正发射率的复杂元器件建模方法研究 | 第25-29页 |
| ·辐射换热角系数的一般求解方法 | 第25页 |
| ·辐射角系数和发射率及辐射面积之间的关系 | 第25-28页 |
| ·基于修正发射率的建模方法验证 | 第28-29页 |
| ·传统及改进建模方法在电源组件温度场仿真中的对比研究 | 第29-42页 |
| ·详细建模法在电源组件温度场仿真中的应用 | 第30-33页 |
| ·集总参数法在电源组件温度场仿真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 ·Zoom-in 建模法在电源组件温度场仿真中的应用 | 第34-38页 |
| ·基于修正发射率建模法在电源组件温度场仿真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 ·几种建模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电路组件热应力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第43-59页 |
| ·热应力仿真的基本理论 | 第43-47页 |
| ·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43-46页 |
| ·热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 ·螺栓的等效建模方法研究 | 第47-52页 |
| ·螺栓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 ·螺栓各等效建模方法的对比 | 第48-52页 |
| ·引脚及焊点的等效建模方法研究 | 第52-58页 |
| ·引脚及焊点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引脚及焊点等效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电路组件常用散热组件热设计及元器件布局优化 | 第59-87页 |
| ·风道的设计 | 第59-66页 |
| ·风道的类型 | 第59-60页 |
| ·风道对电路组件气流分布及散热的影响 | 第60-62页 |
| ·风道尺寸对电路组件散热的影响 | 第62-64页 |
| ·空气流过机箱风道时的压力损失 | 第64-65页 |
| ·机箱风道的系统阻抗 | 第65-66页 |
| ·风扇的设计 | 第66-72页 |
| ·风扇的选取 | 第66-68页 |
| ·风扇的位置对散热的影响 | 第68-70页 |
| ·风扇吹风方式对散热的影响 | 第70-72页 |
| ·热管散热器的使用及设计 | 第72-81页 |
| ·热管简介 | 第72页 |
| ·热管的设计 | 第72-73页 |
| ·热管散热器的作用 | 第73-75页 |
| ·热管散热器热管位置的优化 | 第75-79页 |
| ·热管散热器热管直径及数量对散热的影响 | 第79-80页 |
| ·风扇体积流量对热管散热器散热效果的影响 | 第80-81页 |
| ·电路组件元器件布局优化 | 第81-85页 |
| ·概述 | 第81页 |
|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失效分析 | 第81-84页 |
| ·元器件布局的优化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7-88页 |
| ·未来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