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11页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关于群众观的内涵第11-12页
     ·关于毛泽东的群众观第12页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群众观第12-13页
     ·关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群众观第13页
     ·关于“以人为本”的群众观第13-14页
   ·论文研究采用的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思想基础第15-24页
   ·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功能第15-17页
     ·何谓“群众观”第15-16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巨大作用第16-17页
       ·使党的服务群体更加明晰化第16-17页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强力量第17页
       ·有利于党长期执政第17页
       ·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关系第17页
   ·马克思的群众观第17-20页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18-19页
     ·马克思在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方法与原则第19-20页
   ·列宁主义的群众观第20-22页
     ·列宁群众观的精髓和要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20-21页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源泉和生力军第20-21页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第21页
     ·列宁群众观的政治性引导:积极引领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第21-22页
       ·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意第21页
       ·放权于民:乐于接受人民群众的政治监督第21-22页
   ·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第22-24页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22页
     ·肯定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巨大作用第22-23页
     ·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虚心学习第23页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23-24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演变和发展第24-33页
   ·邓小平理论的群众观第24-28页
     ·对“人民”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第24-25页
     ·正确看待领导人物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以及前者的是非功过第25-26页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标准第25页
       ·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第25-26页
     ·提出了共同富裕以及“先富带后富”的设想第26-27页
       ·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著名论断第26-27页
       ·确定了“共同富裕”的具体办法第27页
     ·制定了衡量是非的标准和强化群众监督的理论第27-28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群众观第28-30页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8-29页
     ·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第29页
     ·强调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体地位第29-30页
   ·科学发展观中的群众观第30-33页
     ·“发展依靠人民”是人民历史主体论的全新形态第30页
     ·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利益观第30-31页
     ·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第31-33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第33-46页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基本内容第33-42页
     ·从社会发展动力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33-34页
     ·从社会发展目的看: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根本主旨第34-37页
       ·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第34-35页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第35-36页
       ·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第36-37页
     ·从改革开放及其工作成败的标准看: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及其工作成败的衡量尺度第37-39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成过程第37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第37-39页
     ·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看:密切党群关系是我党群众观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法宝第39-42页
       ·邓小平强调巩固党群关系的方法第39-40页
       ·江泽民的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第40-41页
       ·胡锦涛同志的巩固党群关系理论第41-42页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逻辑结构第42-46页
     ·从思想标准到实践标准第43页
     ·从实践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43-44页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第44-46页
       ·“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44页
       ·“以人为本”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44-45页
       ·“以人为本”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45页
       ·“以人为本”注重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45-46页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第46-52页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理论创新第46-48页
     ·邓小平对群众观的丰富第46-47页
     ·江泽民对群众观的完善第47-48页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群众观的发展第48页
   ·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现实意义第48-52页
     ·理论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第49-50页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第49页
       ·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第49-50页
     ·实践价值:党的群众观由理论变为现实第50-52页
       ·执政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第50-51页
       ·践行党的宗旨、理想和信念的动力源泉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电源快速响应非线性算法和数字PID补偿的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理论溯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