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和通量数据的玉米总初级生产力反演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章节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 第19-35页 |
·研究区概述 | 第19-21页 |
·禹城暖温带半湿润旱作农田通量观测站简介 | 第19页 |
·盈科灌区绿洲站简介 | 第19页 |
·Fermi Agriculture 站简介 | 第19页 |
·研究区总结 | 第19-21页 |
·通量数据简介和处理 | 第21-23页 |
·MODIS 数据处理 | 第23-26页 |
·MODIS 数据介绍 | 第23-24页 |
·MODIS 产品预处理 | 第24-26页 |
·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曲线 | 第26-30页 |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重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曲线 | 第30-35页 |
第三章 模型构建和玉米 GPP 的估算 | 第35-56页 |
·站点 REG-PEM 模型构建 | 第35-39页 |
·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 第35-37页 |
·光能利用率ε | 第37-39页 |
·模型参数的获取 | 第39-45页 |
·PAR 的获取 | 第39-41页 |
·空气温度的获取 | 第41-42页 |
·光能利用率ε的获取 | 第42-45页 |
·总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 第45-56页 |
·逐日时间尺度玉米 GPP 的估算 | 第45-49页 |
·8天时间尺度玉米 GPP 的估算 | 第49-53页 |
·3站点玉米 GPP 估算的总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参数优化 | 第56-70页 |
·算法原理 | 第56-59页 |
·Gauss-Newton 迭代法 | 第56-58页 |
·Levenberg-Marquardt 迭代法 | 第58-59页 |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9页 |
·PEST 软件对参数进行优化 | 第59-65页 |
·PEST 软件介绍 | 第60-61页 |
·文件建立 | 第61-65页 |
·参数优化结果 | 第65-70页 |
·禹城站参数优化结果 | 第65页 |
·Fermi 站参数优化结果 | 第65-66页 |
·盈科站参数优化结果 | 第66-67页 |
·3 站点参数优化结果总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