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招商引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招商引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招商引资的概念 | 第17页 |
·我国招商引资的特点 | 第17-18页 |
·招商引资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顺义区招商引资经验 | 第20-27页 |
·顺义区招商引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各发展阶段 | 第20-22页 |
·顺义区简介 | 第20页 |
·顺义区招商引资成绩 | 第20-21页 |
·以顺义为例总结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三个阶段 | 第21-22页 |
·顺义区招商引资第一、二阶段的特点 | 第22-23页 |
·招商引资工作政府主导化 | 第22-23页 |
·招商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 | 第23页 |
·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 第23页 |
·招商引资的载体以各工业园区为主 | 第23页 |
·顺义区在招商引资第三阶段中的特点 | 第23-27页 |
·转变政府相关职能,改变区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模式 | 第24页 |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上来 | 第24-25页 |
·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制定规划,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引导 | 第25页 |
·加强投资服务,打造优质政务环境 | 第25-26页 |
·加强区域推广力度,提升区域竞争力 | 第26-27页 |
第3章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体制的弊端 | 第27-32页 |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体制的弊端:经济方面 | 第27-30页 |
·招商引资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 第27-28页 |
·助长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 | 第28页 |
·粗放型招商、破坏生态环境 | 第28-29页 |
·招商引资工作缺乏监管,增加了地方国企经营风险 | 第29页 |
·缺乏对项目的严格把关,招商变招“伤” | 第29-30页 |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体制的弊端:政治方面 | 第30-32页 |
·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 | 第30-31页 |
·履行职能错位,降低政府行政效率 | 第31页 |
·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 第31-32页 |
第4章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弊端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越位” | 第32-33页 |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错位” | 第33页 |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位” | 第33页 |
·不合理的干部考核机制和政绩考核标准 | 第33-34页 |
·欠发达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愿望强烈 | 第34页 |
·中介招商组织发育不健全 | 第34-36页 |
第5章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科学定位 | 第36-40页 |
·政府的定位应当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 第36-37页 |
·政府应定位为市场调控者、经济秩序维护者 | 第37-38页 |
·充分履行市场调控和引导职能 | 第37-38页 |
·成为经济秩序的规范者和维护者 | 第38页 |
·地方政府应定位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 第38-40页 |
第6章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角色归位的对策 | 第40-47页 |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 第40页 |
·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政绩考核标准 | 第40-42页 |
·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地方政府决策运行机制 | 第40-41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机制,改变政绩考核标准 | 第41-42页 |
·推行招商引资信息公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第42页 |
·把握发展方向,加强推介力度 | 第42-43页 |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 第42页 |
·发挥产业链优势招商引资 | 第42页 |
·加强区域的推介力度 | 第42-43页 |
·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 第43-44页 |
·营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 第43页 |
·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 第43页 |
·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 第43-44页 |
·营造宽松稳定、安全和谐的经营环境 | 第44页 |
·打造优良的投资“硬环境” | 第44页 |
·培育中介招商为招商引资主体 | 第44-46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 | 第45页 |
·构建中介招商体系,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 | 第45页 |
·顺义区中介招商模式发展成效显著 | 第45-46页 |
·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 | 第46-47页 |
·提高现有招商引资人员的素质水平 | 第46页 |
·注重招商引资专业人才的引进 | 第46-4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