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侵蚀效应评价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 ·研究区的选择 | 第21页 |
| ·自然概况 | 第21-24页 |
| ·地理位置 | 第21-22页 |
| ·地质地貌 | 第22-23页 |
| ·土壤与成土母质 | 第23页 |
| ·气候与水文 | 第23-24页 |
| ·植被 | 第24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 第3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第25-39页 |
| ·数据米源与方法 | 第25-27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第27-31页 |
| ·土地利用分类 | 第27-28页 |
|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第28-29页 |
|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分析 | 第29-31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 第31-39页 |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海拔分析 | 第31-35页 |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坡度分析 | 第35-39页 |
| 第4章 研究区土壤侵蚀定量模拟分析 | 第39-51页 |
| ·土壤侵蚀模型简介 | 第39页 |
| ·RUSLE模型各因子的确定 | 第39-48页 |
| ·降雨侵蚀量因子R | 第39-41页 |
|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第41-42页 |
| ·坡长坡度因子LS | 第42-45页 |
|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 第45-47页 |
|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第47-48页 |
| ·土壤侵蚀定量模拟分析 | 第48-51页 |
| ·土壤侵蚀面积变化分析 | 第49页 |
| ·土壤侵蚀等级变化分表 | 第49-51页 |
|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下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 第51-59页 |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 | 第51-52页 |
| ·不同土壤侵蚀环境背景的格局分析 | 第52-59页 |
| ·土壤侵蚀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 第53-55页 |
| ·土壤侵蚀与坡度的关系 | 第55-57页 |
| ·土壤侵蚀与坡向的关系 | 第57-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9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
| 参与课题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