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导论 | 第9-17页 |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一) 关于“后冷战时期美国对非军事干预三种模式”研究 | 第10-11页 | 
| (二) 关于“后冷战时期美对非军事干预模式选择的原因研究” | 第11-13页 | 
| (三) 关于“美国对非洲军事干预模式引发的几种思考” | 第13-14页 | 
| 三、本文研究框架、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 (一)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二)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5页 | 
| 四、军事干预的内涵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美国对非洲军事干预的几种模式 | 第17-32页 | 
| 一、美国三种军事干预模式 | 第17-27页 | 
| (一) 直接出兵干预:索马里模式 | 第17-22页 | 
| (二) 人道主义救援:大湖地区模式 | 第22-25页 | 
| (三) 协从出兵支援:利比亚模式 | 第25-27页 | 
| 二、三种模式间的比较分析 | 第27-32页 | 
| (一) 三种模式间的相同点 | 第27-30页 | 
| (二) 三种模式间的不同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美国对非洲军事干预模式选择的原因 | 第32-44页 | 
| 一、国际格局的变化 | 第32-36页 | 
| (一) 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 第32-34页 | 
| (二) 国际格局变化对干预模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二、非洲地区形势的发展 | 第36-40页 | 
| (一) 非洲地区形势变化的表现 | 第36-39页 | 
| (二) 非洲地区形势变化对干预模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三、美国国力的相对衰退及外交战略的调整 | 第40-42页 | 
| (一) 美国国力相对衰退 | 第40-41页 | 
| (二) 美国对非外交战略调整 | 第41-42页 | 
| 四、被干预国国内局势的变化 | 第42-44页 | 
| (一) 被干预国内局势变化 | 第42-43页 | 
| (二) 国内局势变化对干预模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美国对非洲军事干预引发的几种思考 | 第44-53页 | 
| 一、人权与主权间的博弈 | 第44-49页 | 
| (一) 人权与主权——国际两大合法性权利 | 第44-45页 | 
| (二) 后冷战时期人权的新变化 | 第45-46页 | 
| (三) 后冷战时期的主权的新变化 | 第46-48页 | 
| (四) 主权仍是人权干涉的最大屏障 | 第48-49页 | 
| 二、国际制度与霸权实力间的张力 | 第49-53页 | 
| (一) 国际制度对美国霸权的牵制 | 第49-51页 | 
| (二) 国际制度对美国霸权的依赖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