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逆负载型CeO2/CuO催化剂与CuO/CeO2催化剂CO优先氧化性能及活性位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国际氢能及氢经济发展状况第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简介第12-14页
   ·富氢气中一氧化碳优先氧化(CO-PROX)简介第14-15页
   ·一氧化碳优先氧化(CO-PROX)催化剂的研究第15-20页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第15-17页
     ·CeO_2-Cu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第20-22页
     ·论文选题依据第20-21页
     ·论文拟开展工作第21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22-31页
   ·实验所用试剂第22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22-23页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3-26页
     ·沉淀-浸渍法第23-24页
     ·逆微乳液-浸渍法第24-25页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第25-26页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6-31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6-27页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7页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试第27-28页
     ·扫描电镜(SEM)测试第28页
     ·透射电镜(TEM)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测试第28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28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第28页
     ·拉曼(Raman)测试第28-29页
     ·原位XRD测试第29页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第29页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29-31页
第三章 逆负载型CeO_2/CuO催化剂中载体CuO形貌对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1-44页
   ·引言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SEM测试分析第31-32页
     ·XRD测试分析第32-34页
     ·H_2-TPR测试分析第34-35页
     ·织构性质测试分析第35-36页
     ·TEM测试分析第36-37页
     ·XPS测试分析第37-40页
     ·活性测试第40-42页
     ·CeO_2粒径尺寸与接触界面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不同沉淀剂对用于CO优先氧化的逆负载型CeO_2/Cu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4-60页
   ·引言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8页
     ·结构与织构分析第44-47页
     ·SEM测试分析第47-50页
     ·TPR测试分析第50-52页
     ·Raman测试分析第52-53页
     ·TEM测试分析第53-54页
     ·活性测试第54-56页
     ·H_2对CO反应活性的影响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第五章 用于CO优先氧化的CeO_2-CuO和逆CeO_2/CuO催化剂活性位的研究第60-80页
   ·引言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79页
     ·XRD测试分析第60-62页
     ·织构性质分析第62-63页
     ·TEM测试分析第63-65页
     ·TPR测试分析第65-67页
     ·SEM测试分析第67-69页
     ·XPS测试分析第69-72页
     ·原位XRD测试分析第72-74页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in situ UV-VIS)分析第74-75页
     ·活性测试第75-77页
     ·CO_2与H_2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0-82页
   ·全文总结第80-81页
   ·存在的问题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3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高原典型湖泊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下一篇:药物的荷移反应及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