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栅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及其机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中文文摘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绪论第13-31页
 一、重金属废水概述第13-14页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第13页
   ·重金属废水污染的特点第13页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第13-14页
 二、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4-19页
   ·重金属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第14页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新技术第14-15页
   ·传统物理化学法与其他处理新技术的缺陷第15页
   ·吸附法第15-19页
 三、生物吸附的基本原理第19-24页
   ·藻类植物吸附重金属的内在机制第20页
   ·结构基础第20-21页
   ·代谢基础第21-24页
 四、栅藻简介第24页
 五、栅藻抗氧化系统第24-28页
   ·抗氧化酶系统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第24-25页
   ·谷胱甘肽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第25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第25-26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基本性质及生理功能第26-27页
   ·丙二醛的基本性质及生理作用第27页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本性质及研究进展第27-28页
 六、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8-3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页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31页
第一章 重金属离子对栅藻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1-45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材料第31-33页
   ·方法第33-35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栅藻对重金属的耐受力第35页
   ·不同浓度的金属对栅藻生长的影响第35-37页
   ·不同浓度的金属对栅藻叶绿素a的影响第37-39页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栅藻生物量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浓度重金属对油脂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脂肪酸成分的分析第41-43页
 第三节 结论第43-45页
第二章 栅藻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第45-53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材料第45页
   ·方法第45-47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标准曲线第47-48页
   ·栅藻对7种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第48-50页
   ·不同重金属胁迫下生物倍增率的比较第50-51页
 第三节 结论第51-53页
第三章 Pb、Zn对栅藻蛋白质、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的影响第53-67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53-59页
   ·材料第53-54页
   ·方法第54-59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蛋白质的影响第59-60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第60-62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的影响第62-63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第63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63-65页
   ·重金属Pb、Zn对栅藻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力的影响第65-66页
 第三节 结论第66-6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1页
附录一第71-73页
附录二第73-77页
 1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测试盒第73-74页
 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测定试剂盒第74-75页
 3 微量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第75页
 4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测定试剂盒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个人简历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下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征--以长汀县河田地区为例
下一篇:厦门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演变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