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基于生态足迹的塔里木盆地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第9-14页
     ·生态足迹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人口承载力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生态足迹理论第16-18页
   ·生态足迹理论来源第16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基本假设第17页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第17-18页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第17-18页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第18页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公式第18页
3 塔里木盆地生态足迹模型静态分析第18-24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8-19页
     ·自然条件第18-19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19页
   ·塔里木盆地2010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第19-22页
     ·生态足迹计算第20-21页
     ·生态足迹分析第21-22页
   ·塔里木盆地2010年生态承载力分析第22页
     ·生态承载力计算第22页
     ·生态承载力分析第22页
   ·塔里木盆地2010年生态盈余/赤字分析第22-24页
4 塔里木盆地生态足迹模型动态分析第24-32页
   ·塔里木盆地历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第24-25页
   ·塔里木盆地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第25-27页
     ·塔里木盆地历年总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分析第25页
     ·塔里木盆地历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分析第25-27页
     ·万元GDP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第27页
   ·塔里木盆地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第27-29页
     ·塔里木盆地总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第27-28页
     ·塔里木盆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第28-29页
   ·塔里木盆地生态盈余/赤字动态分析第29-32页
     ·塔里木盆地历年生态盈余/赤字的计算第29页
     ·塔里木盆地总生态赤字动态分析第29-30页
     ·塔里木盆地人均生态赤字动态变化分析第30-32页
5 塔里木盆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第32-36页
   ·塔里木盆地人口发展现状第32-33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人口承载力分析第33-34页
   ·生态过剩人口原因第34-36页
6 结论与对策第36-40页
   ·结论第36-37页
     ·静态分析方面第36页
     ·动态分析方面第36-37页
     ·适度人口规模第37页
   ·对策第37-39页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消费习惯第37-38页
     ·优化产业结构第38页
     ·科学合理配置水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第38页
     ·实施政府主导宏观调控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藁本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筛选研究
下一篇:黑葡萄穗霉中β-葡萄糖苷酶及β-木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