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发电 | 第9-11页 |
·光伏并网发电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并网发电系统政策、装机量等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并网发电系统技术发展状况 | 第13页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逆变器拓扑概况 | 第13-14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及电能治理 | 第14-15页 |
·本课题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新型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原理与建模 | 第16-25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20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建模分析 | 第20-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新型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25-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基于 MPIDNN 的统一解耦控制策略 | 第26-31页 |
·PIDNN 及 MPIDNN 结构和特点 | 第27-29页 |
·PID 神经元的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Z 源网络的 MPIDNN 控制前向算法 | 第30-31页 |
·Z 源网络 MPIDNN 控制反传算法 | 第31页 |
·基于电压前馈的并网电流解耦控制策略 | 第31-33页 |
·SVPWM_STV 策略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硬件平台设计和可调度并网逆变系统的初探 | 第36-44页 |
·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36-40页 |
·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容 Cpv设计 | 第36-37页 |
·Z 源网络电容设计 | 第37-38页 |
·Z 源网络电感设计 | 第38页 |
·网侧滤波电感设计 | 第38-39页 |
·防回流二极管设计 | 第39-40页 |
·Z 源并网逆变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主电路板设计 | 第40-41页 |
·隔离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可调度 Z 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初探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新型 Z 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仿真及实验 | 第44-58页 |
·系统 MATLAB 仿真平台模型 | 第44-52页 |
·光伏电池阵列工程化模型 | 第44-47页 |
·光伏电池阵列最大功率跟踪(MPPT)模块 | 第47-52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 | 第52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MATLAB 仿真平台实验 | 第52-54页 |
·稳态工作时的实验结果 | 第53页 |
·光照骤然变化的实验结果(传统三闭环 PID 控制) | 第53-54页 |
·光照骤然变化的实验结果(MPIDNN 控制) | 第54页 |
·Z 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硬件平台实验 | 第54-57页 |
·稳态工作时的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软件控制部分 | 第56-57页 |
·Z 源逆变器输出线电压波形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前瞻 | 第58-59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