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梁漱溟对盲目冲动的认同:意志作为意欲的起点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梁漱溟早期功利主义取向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意欲的基本特点:借鉴叔本华的意志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意志带来的痛苦及解决方法 | 第14-16页 |
第四节 意志与意欲的异同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梁漱溟的佛学思路:心识心所理论对意欲主客两面的启发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梁漱溟的佛学转向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唯识学对梁漱溟意欲思想的基本影响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心识理论对意欲思想在本体论上的完善 | 第20-23页 |
第四节 心所理论对意欲功能的补充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意欲矛盾的解决:生命哲学和阳明心学的遗产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梁漱溟的儒学转向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生命哲学的外部铺垫 | 第28-31页 |
第三节 阳明心学的内在传承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意欲的不同路向与东西文化预言 | 第34-37页 |
第一节 意欲的不同路向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意欲理论及东西文化 | 第35-37页 |
余论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