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5页 |
·当归及其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当归简介 | 第9页 |
·当归的提前抽薹与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当归提前抽薹的防治措施研究和现状 | 第11页 |
·植物抽薹及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春化作用途径(Vernalization pathway) | 第12-13页 |
·光周期诱导途径(Photoperiodic induction pathway) | 第13-14页 |
·自主途径(Autonomous pathway) | 第14页 |
·赤霉素途径(Gibberellin pathway) | 第14-17页 |
·其他途径研究 | 第17-18页 |
·植物内源激素及其研究 | 第18-22页 |
·植物内源激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以GA和CTK为例) | 第18-19页 |
·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植物内源激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植物磷酸化蛋白质及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磷酸化蛋白的富集方法与技术 | 第22-23页 |
·磷酸化蛋白的分离检测与签定 | 第23-24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5-26页 |
·测定不同状态GA_3的间接ELISA体系的建立 | 第26-28页 |
·免疫抗原GA_3-BSA的合成 | 第26页 |
·包被抗原GA_3-OA的合成 | 第26页 |
·人工抗合成鉴定及偶联率测定 | 第26-27页 |
·GA_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7页 |
·抗血清的特异性及效价的测定 | 第27页 |
·不同状态GA_3的ELISA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ZR间接ELISA检测体系建立 | 第28-29页 |
·免疫抗原ZR-BSA的合成 | 第28-29页 |
·包被抗原ZR-OA的合成 | 第29页 |
·人工抗合成签定及偶联率测定 | 第29页 |
·Z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9页 |
·ZR抗血清的特异性及效价的测定 | 第29页 |
·ZR间接ELISA检测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 第29页 |
·当归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内源不同状态GA_3及ZR的ELISA检测 | 第29-30页 |
·当归内源不同状态GA_3的ELISA检测 | 第29-30页 |
·当归内源ZR的ELISA测定 | 第30页 |
·GA生物合成抑制剂对当归的外源处理 | 第30页 |
·CCC与PP333的外源处理与观察记录 | 第30页 |
·当归与抽薹相关磷酸化蛋白的研究初探 | 第30-32页 |
·当归全蛋白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30页 |
·Fe~(3+)-螯合的固相金属层析柱的制备 | 第30-31页 |
·磷酸化蛋白的富集 | 第31页 |
·当归磷酸化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31页 |
·当归磷酸化蛋白的荧光染料Pro-Q Diamond的直接检测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人工抗原合成检测结果 | 第32-35页 |
·GA_3人工抗原合成及检测 | 第32-34页 |
·ZR人工抗原合成及检测 | 第34-35页 |
·试血、抗血清特异性及效价的鉴定 | 第35-36页 |
·GA3抗血清的试血及特异性的鉴定 | 第35页 |
·GA_3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35-36页 |
·ZR抗血清的试血及特异性的鉴定 | 第36页 |
·效价测定 | 第36页 |
·间接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36-40页 |
·GA_3-ME的ELISA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ZR间接ELISA反应条件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9-40页 |
·当归内源不同状态GA3与ZR的ELISA测定 | 第40-42页 |
·当归内源不同状态GA_3的ELISA测定 | 第40-41页 |
·当归内源ZR的测定 | 第41-42页 |
·外源CCC和PP333的处理结果 | 第42页 |
·当归磷酸化蛋白研究初探相关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当归全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42-43页 |
·Fe~(3+)-螯合的IMAC柱的制备与检测 | 第43-44页 |
·利用IMAC柱对当归全蛋白中磷酸化蛋白的富集 | 第44页 |
·未抽薹与抽薹当归植株各部位(叶片、叶柄、根)磷酸化蛋白的检测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6-49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关于GA_3、Z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46页 |
·关于内源GA_3、ZR与当归抽薹、开花的关系 | 第46-47页 |
·关于CCC与PP333的外源处理方面 | 第47页 |
·关于当抽薹相关归磷酸化蛋白的检测初探方面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