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宋代以前御史台立法与司法职能的演变及宋代御史的概况 | 第13-20页 |
·宋代以前御史台立法与司法职能的演变 | 第13-16页 |
·秦汉时期 | 第13-14页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第14页 |
·隋唐五代时期 | 第14-16页 |
·宋代御史台的概况 | 第16-20页 |
·宋代御史台组织结构的变化 | 第16-18页 |
·宋代御史台三院 | 第18-20页 |
3 御史台的立法职能 | 第20-27页 |
·御史台在法的制定方面的职能 | 第20-24页 |
·立法建议权 | 第20-22页 |
·立法权 | 第22-23页 |
·议定刑名权 | 第23-24页 |
·御史台在法的修改方面的职能 | 第24-25页 |
·御史台立法职能的意义 | 第25-27页 |
4 御史台的司法职能 | 第27-54页 |
·御史台司法监督职能 | 第27-35页 |
·监督审判 | 第27-31页 |
·监督狱政 | 第31-34页 |
·监督执法 | 第34-35页 |
·御史台司法审判职能 | 第35-44页 |
·奉命审理案件 | 第35-37页 |
·审理疑难案件 | 第37-38页 |
·受理直诉案件 | 第38-39页 |
·受理申诉案件 | 第39-40页 |
·复审案件 | 第40-41页 |
·审理官员犯罪案件 | 第41-43页 |
·对御史台审判权的限制 | 第43-44页 |
·御史台调查案件职能 | 第44-46页 |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审判案件时的职务分配关系 | 第46-51页 |
·大理寺的设置及其审判职能 | 第47-48页 |
·刑部的设置及其案件复核职能 | 第48-49页 |
·审刑院的设置及其复核职能 | 第49-50页 |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联合审判 | 第50-51页 |
·御史台司法职能的意义 | 第51-54页 |
5 结论 | 第54-59页 |
·御史台拥有立法与司法职能的意义 | 第54-57页 |
·御史台拥有立法与司法职能的弊端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