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的等级制度及其变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对于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等级制度的研究 | 第9-10页 |
·对于春秋时期朝聘礼衰变的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研究 | 第11-12页 |
·史料整合 | 第12页 |
·研究意义和预期目标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预期目标 | 第12-14页 |
2 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的等级制度 | 第14-23页 |
·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等级制度的存在依据 | 第14-18页 |
·等级制度的存在 | 第14-16页 |
·礼的内涵与功用 | 第16-18页 |
·朝聘礼中等级制度形成的时间 | 第18-20页 |
·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等级制度的主体结构和核心 | 第20-21页 |
·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等级制度的性质 | 第21-23页 |
3 等级制度在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的体现 | 第23-34页 |
·礼仪规制 | 第23-28页 |
·以诸侯国为主体而言 | 第24-27页 |
·以使者为主体而言 | 第27-28页 |
·器物规制 | 第28-32页 |
·玉 | 第29-30页 |
·币 | 第30-31页 |
·车马、服饰 | 第31-32页 |
·旗帜 | 第32页 |
·礼仪程序 | 第32-34页 |
·公礼为高,私礼次之 | 第32页 |
·主君为高,夫人次之,臣属再次之 | 第32-33页 |
·宾为高,上介次之,众介再次之 | 第33-34页 |
4 春秋时期朝聘礼的衰落和等级制度的变迁 | 第34-46页 |
·朝聘礼的衰变 | 第34-39页 |
·僭礼 | 第35-36页 |
·僭礼以外的变礼 | 第36-39页 |
·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等级制度的变迁 | 第39-43页 |
·等级结构和核心的变化 | 第39-40页 |
·等级观念的嬗变 | 第40-42页 |
·等级制度性质的变化 | 第42-43页 |
·影响等级制度变化的因素 | 第43-46页 |
·经济因素 | 第43-44页 |
·政治因素 | 第44-46页 |
5 结语 | 第46-4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